首页 | 文学 | 注册 | 投稿 | 最近更新 | 小说 | 诗歌 | 散文 | 杂文 | 日记 | 论文 | 爱情故事 | 武侠 | 推荐 | 文集
 您的位置>>文学天地>>小说>>[我的大学第二卷]我的大学(十四)
 
[我的大学第二卷]我的大学(十四)
  文 / 那西
    我的大学(十四)
    2011年2月3日
    刚刚迈进兔年,心情有一丝激动。一大家子人吃完年夜饭,拉拉家常,十分融洽。当新年的钟声敲响,龙潭溪边礼花绽放,一阵阵照亮着天空。爸妈坚持在老屋度过除夕夜,陪伴鱼塘,陪伴小狗,陪伴奶奶。一个人穿进卧室,开始敲打键盘,有几分宁静,有几分凄凉。不知道为什么,我讨厌冰冷的矮小的房间,有些压抑,有些沉郁,有些苦闷。这样的感觉就如同大二的生活,起起伏伏,一波盖过一波,心坎上没有平坦过。
    清晨,眯着眼睛,感受兔年的第一米阳光,很暖和。来到厨房,母亲已经做好了汤圆,爸爸热情地准备火锅。一家人温馨地用过新年第一餐,我和父亲踏上登高望远的征程。很多年的初一,我都和他一起爬山,唠嗑,也沿路给相邻拜年,向老人作揖。习惯了这样的日子,可以听林间的鸟鸣,可以看山尖的雾霭,可以俯视建设中的民居点。享受着这样的日子,可以跟父亲平静的交流,计划人生的方向。靠近大石块,停下小憩,不觉进入回忆的千山万壑。
    其实,返校后一直忙于《涟漪》的《新生特刊》,小点、stone、王水等同学也倾情加盟。怎样给2009级大一新生一个比较完整的大学体验成为编辑部同仁的攻坚问题,我们也一直在努力。适应问题、做人问题、人生规划问题、学会学习问题、发展问题、情感问题,当初是提醒他们去主动思考的,现在也是自己回味的线索。王晏清的燕园散文、木樨学姐的大学心得、开复先生的“七项学习”等构建了大学生活的整体,学生会、新闻中心、分团委的工作心得让同学们对大学社团生活充满更多向往。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自然是重点,我们编辑部成员们也都撰写了新生寄语,传递“我爱我,给心灵一片晴空”的誓言。我借用了高中学校的校训“为学勤,为业精,为人正”,也藉此勉励自己努力奋斗,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就。
    在三大学生组织招新会上,我怯怯地站上讲台,向学弟学妹们介绍《涟漪》,并现场发放了《新生特刊》。不过,当时的我的确傻气十足,因此也没有现场招新。当时,我也作为新闻中心的一个成员,向新生推介自己的集体,谈谈心得。新闻中心单独面试了报名学生记者的同学,只有一个男生加盟。很清晰地记得,我很积极地和他打招呼,问长问短。事实证明,当时的热情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成为了好兄弟,彼此关心。
    大二前几周的工作奠定了一年的基调,注定会为这些小事情奔波,并一步步沉浸在小小的幸福中。然而,在编辑部面临人事危机的阶段,我真的很揪心,甚至不知道如何抉择。新闻中心的工作也迈进一个新台阶,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然后负责地开展新闻报道。这样看来,当时的我的确是四面楚歌的,因为自己希望能够完美地处理这些关系。可以肯定的是,我是使出吃奶力气的,尽量充满热情。尽管,很多个夜晚,我也悄悄地瞪着天花板,迷茫。
    一个人躲进村委会办公室,怀旧。我想只要回到校园,就需要开始思考大四生活,规划考研及公务员等选择的具体实施步骤了,自然也少了精力来写写文章。明天,我和爸爸去走访大姑,一个在我高中阶段十分照顾我的远房姑姑。上大学后,他们一家人也经常联系我,问寒问暖。我满心感激,哪怕是仅仅因为萍水相逢后滋生的浓浓亲情。这一刻,我真的很期待明天叫“姑姑”的时刻,毕竟好几年没见了。等我毕业后,他们就关闭了那家亏损的餐馆,做其他营生伙计。很多时候,一些陌生人走进你的生命中,然后带给你浓浓的感动,成为你的亲人。
2011/5/17 21:55:22 发表 | 责任编辑:在你面前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1545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查看该作者其他文章
向朋友推荐本文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