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的八月,风光旖旎,瓜果飘香。这天星期天,大冬和同乡战友小田向连长请了假,去观赏盼望已久的福建的母亲河--闽江。
坐着公交车来到位于闽江边的西河公园。从公园里可以直接走到闽江的江滩。大冬和小田无意公园的风景人文,直插江边。驻足松软的沙滩上,望眼宽阔浩翰的江水,心底一种宽广舒畅的感觉,远胜过军事训练的紧张、呆板和枯燥。
省会福州是一座富山富水的城市。西河公园的南部边缘,紧临一片茂盛的荔枝园。大冬和小田饱览过闽江的水色,来到北方人都没有见过的荔枝园。碧绿生机的叶中,缀满了丰满欲胀的暗红色的荔枝,满树诱人的果实将枝条坠得弯腰低头着。大冬实在忍不住那可口的诱惑,伸手摘下一颗饱满的荔枝。旁边的小田赶紧提醒大冬:大冬,你忘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大冬诡密的应道:“是啊,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他故意把“一”字说的很重。又补充道:“就尝几个,付他钱就是了。”说着就剥开薄薄的果皮,将一颗晶莹半透明的果肉塞进嘴里,一股厚重的甘甜香郁沁入心脾。尝完一颗,紧接着大冬又摘了一颗来满足贪婪的胃。小田再也无法漠视大冬的津津有味,也丧失了原来的立场,摘下一颗颗诱人的荔枝吃了起来。大冬边美美地吃着边夸赞:“这荔枝真鲜美,还是小核的,可比市场上买的好吃多了。”
最后,两人刹着车吃还是消灭了二十余颗荔枝。小田问大冬:“怎办?咱偷吃老百姓的荔枝,被知道了可是要受处分的。”大冬轻松地问道:“有纸没?”小田问:“干什么?撑着了?”“哈哈屁话!找找,有就赶紧拿出来!”小田翻出了一张作废的便笺纸递给了大冬。大冬拿出笔,在纸上写下了几行字:“付资一元,略表寸心。如若不够,再向我要。”署名是“依盖”。(注解:“依盖”在福州话里的意思是:当兵的)大冬将写好的留言加紧在了树枝上,得意着自己的杰作,吟唱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就和小田愉快地返回了军营。
几周后,不知是惦记着荔枝还是惦记着那张留言,大冬和小田再次来到西河公园边的荔枝园。充满童话色彩的是,那张大冬写的留言条没了,换上了一张回复的纸片挂在树枝上。内容如下:此树是我栽,此果我要卖。要想再尝尝,留下十元来。落款是:江明媛。大冬和小田看后一阵窃笑,“哈哈哈还真有人看留言,而且还恢复了!”看那几行娟秀的小字,应该是出自女人之手,那落款显然也是一个女名。
要说这世上谁的脚步最快,那当属魏相曹操,因为“说曹操,曹操到。”嘛!两人正议论间,走来的一位女孩正是那“江明媛”。女孩具有南方女孩的特点:娇小水灵,透着山水的灵气。女孩上前打量着大冬和小田,大方的问道:“树上的留言是你们写的?”大冬和小田入伍以来第一次接触地方上的女孩,都羞红着脸,大冬带着歉意地说:“是我们留的,是不是钱不够?”江明媛偷笑着说:“就你们那一元钱,当是美元啊?哈哈!现在市上荔枝是八元一斤呢!”“哦…”大冬和小田悻悻的应着。江明媛接着又说:“我估计你们没有多少钱常吃荔枝吧,你们一月工资是多少啊?”小田赶紧回答说:“我们不是工资,是津贴,每月十六元。”“哦!”江明媛表情柔和地说:“我不是向你们要钱的,等你们好多次,是为了告诉你们,不要随便摘荔枝吃,我们经常给树打药除虫保果,万一哪次药性没过,你们吃了就麻烦了!”原来这样,大冬和小田同时投去了感谢的目光。
从这次以后,大冬和小田与江明媛就慢慢成为了朋友。江明媛给大冬和小田他们讲了很多当地的人文风俗和生活习惯,使他们对福州人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江明媛听着大冬和小田讲述部队的故事,也是津津有味。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友谊也渐渐加深。大冬和小田在江明媛家吃过当地风俗习惯的饭菜,虽然多是不习惯的甜淡口味,却也品尝到了当地百姓家自酿的米酒。尤其是那九四年洪水的时候,帮江明媛家转移完物品后,大冬和小田畅饮了一回窖藏七年多的米酒,那酒的醇厚香郁至今难忘。
在人们都在祝愿友谊地久天长的时候,有位哲人也发出了无奈的声音:“很多朋友都是阶段性的,随着时光的流逝,会渐渐走远了。”四年的服役期满后,大冬就再也没有机会去过西河公园边的那片荔枝园,也就再也没有见到那位叫江明媛的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