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注册 | 投稿 | 最近更新 | 小说 | 诗歌 | 散文 | 杂文 | 日记 | 论文 | 爱情故事 | 武侠 | 推荐 | 文集
 您的位置>>文学天地>>小说>>月牙亮晶晶
 
月牙亮晶晶
  文 / 网哥哥
小英说,院子里那头拴在白果树边的驴本应该是她家的。说的时候,她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种渴望。我问,那不是队上的?她说,现在是了。后来我打听到,很多年前,村里只有几头驴,都被圈养在“和尚庙”旁那个马圈里。小英的爷爷起早贪黑地照料着这几头驴,生怕一不留神被山上下来的“野人”(注:山里人称呼土匪为野人)拉去打了牙祭。
共产党来的那年,村里人把小英家的地、大院子都分了。小英一家住进了和尚庙,庙还是能挡雨的,但是露风。党说,驴还归你照看,但它们现在是公家的财产了。小英的爷爷很害怕,怕山上下来野人抢驴。很奇怪的是,过去小英家的十几条“汉阳造”也挡不住的野人再也没有了踪迹。

也许是太过操劳,没日没夜地看了两年驴后,小英的爷爷撒手西归了,出殡的那天,村里有些人家背着村委会给小英的奶奶送去了纸扎的房子、驴。王生的爷爷亲手打好了一口上等的棺材,用的什么寿材没有人说的清楚,听“老家儿”们说,也许是红木,也许是楠木。
 
过了些日子,王生的爷爷被开除了党籍。再后来,他进了山,走时谁也不知道,人们都说他心狠,撇下了全家10来口人。后来,是党和村委会接济了他全家。王生的爸爸在县里读完高中回到了村里。党说,办个学校,让贫下中农的娃娃都能受到教育。于是,村里几座寺庙陆续变成了教室。王生的爸爸当上了校长,一当就是几十年。

广播站的大喇叭又唱起了那“哀怨”的歌,“天上布满星,月牙亮晶晶。。。”王生在教室里手舞足蹈地大喊大叫:“后晌儿要斗老地主了,不上课了!”我禁不住看看身边的小英,她木然地站在那里,用手使劲地卷搓着自己的衣襟。校长和赵老师走了进来,除了王生,乱哄哄的教室很快安静了下来,大家都不声响地坐回了自己的座位上。校长冷冷地看着王生, 我心里又点幸灾乐祸,知道王生今天晚上又免不了挨一顿臭揍了。

赵老师:“今天下午正常上语文课。”
王生嘟囔着:“斗老地主是搞阶级斗争。”校长使劲地拍了一下桌子:“你,站到前面来!”
那天,王生整个下午都被罚站。

“老地主”是小英的爸爸,一个死倔的中年人。他很能打架,虽然很少有人见过他打架。可这次他把根红苗正的饲养员给打了,只为那个小伙子狠抽了驴几鞭子。批斗会上,小伙子接过村支书交过来的鞭子,搔痒似地抽了“老地主”一顿,不时还怯懦地停下来看看“老地主”、看看村支书,惹得人群中爆发出大笑声。会后,听外班的同学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当时的情形,王生摸着自己还没有消肿的脸,恶狠狠地说:“下次让我去抽,我要报仇!”小英使劲盯着王生,盯了 一会儿,转身走开了。

78年我见到赵老师的时候,问,怎么能证明那头驴是小英家的。赵老师笑笑,不用证明,这个村子里几十年没有从外乡买过驴,它一定是小英家的驴的后代。我拍拍脑门,哦,这么回事。自嘲中我感到一种宽慰,看来“老地主”、小英父女俩还是为保护集体财产而牺牲了自己的利益。

我对小英说,我想骑那头驴。小英笑笑,你要去问我爸爸,要问二嘎子。二嘎子是那个被小英她爸打了一顿的饲养员,我找到他,说,哥,我想骑驴。二嘎子看看小英,象是自言自语,队伍上的孩子应该骑战马,骑头驴象什么样子?我说,不,哥,就让我骑吧。二嘎子对小英说,还是去问你爸爸吧,省得我挨打。

村上的辈分狠重,二嘎子是应该管“老地主”叫叔叔的,自然十分惧怕“老地主”。

我去了小英的家,可能是总去她家玩,我并不怕“老地主”。相反,我觉得他对小孩特别好, 尤其是对我们这些部队上的孩子很好。

我说,叔,我想骑驴。“老地主”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傻孩子,哪儿有骑驴的?不行不行。 我坚定地说,不,我就要骑驴,不让我骑我就不走了。“老地主”两口子哈哈大笑起来。。。

我终于骑上了驴,当然,小英也骑在上面,我们两个一前一后骑在驴背上象壮士一般走在村里的土路上。“老地主”在旁边牵着驴不住地跟过往的乡亲打着招呼。路上,乡亲们象看杂耍似地笑着看着我们,我发现,“老地主”的脸红红的。

太阳落山时我们来到了场院,“老地主”和蔼地笑着说,下来吧,下来吧,丢人也丢够了。我很满足,在很多年中,我给自己打气,我曾经做过夕阳下骑着“战马”的武士,象个盖世英雄,虽然,我的“战马”耳朵有点长。

油灯下,我好奇地问小英,你家有“变天帐”吗?要有就赶紧交出去吧,我不想看我叔被批斗。小英胀红了脸。。。

那个年代小学生课本上有一篇文章,讲一个“地主”想变天,家里藏着一把用油布包着的二十响驳壳枪和“变天帐”,那个地主爱笑,人称“笑面虎”。他很坏,最后还是被贫下中农给揪了出来。

“老地主”也爱笑,我真的很害怕他也藏着那些“罪证”,那样会让他们全家受苦,会让我难受。万幸的是,在几次抄家时也没有从小英家抄出什么有斗争价值的东西。

后来,我随父母离开了燕山脚下的那个小村落,走的那一天很多人来送我,校长和赵老师也在其中,赵老师对我娘说,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我娘很感动。上车前,“老地主”、小英和王生慌张张地向我跑来,王生手中端着一个铝锅,锅里是满满的煮鸡蛋。。。我最后一次拉住了小英和王生的手,使劲地攥着。

78年回去时我没有看见小英和王生,他们当时在县一中读书。后来,听说他们分别就读于北京两所超一流的高中。再后来,他们在北京读完大学、硕士,一起去了塞外。这些年我努力地想跟他们联系上,但始终不能。

以后我再也没有回过那个小山村。28年后我在万里之外,在飘雪的早春里,在梦中,又看见了他们。我想,在云背后同样的月牙下,他们的生活是否亮晶晶?

网哥哥 2000年12月于南英格兰
2004/8/8 19:43:46 发表 | 责任编辑:在你面前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702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查看该作者其他文章
向朋友推荐本文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