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一个自由的地方,浇铸着青春的混凝土。八达岭,凝聚着大学阶段最美好的日子,给人思考,给人幸福。大一,几个青年带着满心的向往,踏着历史的石阶,凛冽的风撩起了少女的刘海,鼓舞着男儿的志气。大二,在青涩的的童话里,我们牵手漫步,在垛口远眺,山坡上的碎石、草木演绎着大自然的曼妙,也跟着两颗跳动的心一起澎湃。大三,带着沉重、伤感,三个云阳男儿沿着山脊来来回回,拖着疲惫的步伐前进,依靠火红的枫叶小憩,高唱着自由的、充满激情的青春山歌。
在昏暗的小屋里待上一周,拿着一个闪烁的借口,累,烦,痛苦。有时候,像腐烂的木瓜,带着满肚子的臭水,远离阳光,还有这个美丽的世界。梦中,我也潇洒地跟着单车的旋律,穿梭在绿荫点点的小道,停下,漫步。夜深了,我简单收拾,期待着明天的分分秒秒。
一阵凉风袭来,我下意识打了一个喷嚏。串进上班族的公交,一站,一站,看着一张张苍白的脸,有些恐怖,有些麻木。我盯着旁边的售票员看了一眼,回过头,看着自己交叉着的双手,很僵硬。靠在白石桥东的公交站牌上,有人匆匆下车、上车,有人东张西望,有人神色茫然。
像一个菜市场,919路公交周围站满了人,我们三人也紧靠着一辆,很用心。不知道最后是怎么上了车,还选了一排靠前的座位。我托着书包,跟着公交站的节奏,偶尔睁开朦胧的眼皮,看看上下的乘客,没有一点笑容。车停,下车,何问我:“你去长城几次了?”“一两次吧!”我伸直双臂,深呼吸几次,看着远处的山脊,有些渴望,有些犹豫。
第一次认真地看那些大炮,轻轻触摸,有满足,有感动。第一次感到步履沉重,有回忆,有伤感。看着他们的笑脸,我有些淡然,眼前的一切仿佛很熟悉,又随意镌刻着陌生。这一次,我留下了一些照片,选了一些好的背景。这一次,我放慢了脚步,观察来往的人群,几岁的小孩,年迈的老妇,各式各样的相机。金色的卷发,流利的英语,穿着短裤的老大爷,还有值勤的工作人员。
沿着前山的方向走到尽头,返回。一直走,在残长城上留影,返回。走向前山停车场,错过班车,返回,候车,离开。这一次,三个青年在长城上奔走9个小时,偶尔停下小憩。简单的几个小时,故事却很多,感染着我,何,老乡。有一个可爱小孩,我撮合好一会儿,终于答应我留影一个。有一个兄弟,依靠在城墙上,表情淡然,令人担心。有一对夫妇,向我问路,我不知道,然后我们一起聊了几分钟,再挥手道别。
累了,我们坐下来,吃一些葡萄、西瓜子、柑橘,回忆三年高中,故乡的风土人情,童年,家庭。象牙塔的困惑,朋友的爱情故事,国家大事,人生理想,话题很多,气氛也融洽。走到前山的尽头,我有些泄气,体力不支,想直接下山。何多次鼓励我,我们疯狂地在人群中奔跑,知道累得不行。一步,一步,再一步,来往的外国朋友路过,留下一句“crazy!”。有时候,只要坚持下来,你可以相信自己的天空有多大,路由多远。
也许这个决定更是疯狂,沿着另外一边继续前进,还有残长城。这一侧,游客很少,因为是山的阴面,不符合传统喜好。路上,一对情侣正在打情骂俏,不时拍照。一位外国老大爷,穿着短裤,背心,在长城上奔跑。这时,我们三个人都竖起大拇指,老爷爷还给我们一个大拇指。在短暂的几秒钟,我们有了一次简单的交流,很淳朴。跳下城墙,我们踏上残长城,有些触目惊心,还有完美。走到很累很累,然后返回。
三个人一起对着天空高呼,把一切想说的话倾泻。我扯着嗓子,“唱山歌呢!”整个山谷回荡着我们的口号,有些粗犷,有些清脆。看着墙壁上的镌刻的一个个名字,你便无法拒绝这段城墙的厚重历史。走在长城边的木阶路上,碎石发出咯吱的响声,我挥舞着衣服,使劲奔跑。此时,前方有一株火红的枫树,在风中招摇着身体,婀娜多姿。我走上前,扔下书包,还有黑色外套,来了一张特写,表情忧郁。
在步行街尽头,我想到的大一,那时我们都很年轻,带着蓬勃的朝气。现在,我们多了几分成熟,有了更实际的追求。在烽火台里,我很留心每一个垛口,瞅瞅对面的山丘,似乎还有我们一起时的童话色彩。那一次,我们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一切都在心底。或许,这一辈子我都不会明白,当初你为何这么决定。只是,那一天,不管多累,我感觉自己很幸福。这一次,路还是一样的,心情不一样了,景致也有了变化。
在残长城上,我高歌着为你而作的诗篇:“看长城内外,江山分外娇娆。一片片火红的枫叶落下,还有梦中你绯红的脸颊。此时你已远在天涯,城墙边我却垒成思念的崖。山歌呀,山歌呀,什么时候你再来长城脚下,看着我双手合十,任风吹雨打!”脚酸痛着,很累,我的心却活了,像迸溅的热情,灼烧着自己的心。
我们沿着蜿蜒的公路去前山车站,919路公交的影子早已离去。我们再次拖着疲惫的身体,加快步伐,返回后山,然后摆脱几位租司机的纠缠,安心地等着。有些滑稽的是,一下子来了两辆919路公交,三个人分流了,也各自有了一些思考。我挤在人群里,有些困,仍撑开眼皮,看着窗外黑色的夜,那么伟岸。那一夜,我在何的寝室留宿,没有说多少话,但每一分钟都凝聚着浓浓的兄弟情谊,有高中三年的同窗生活,更有北国两个老同学的彼此关心。第二天,我们在理工大的中央花园坐了一会儿,看着满园的柿树,沉甸甸的柿子,有些丰收的喜悦。
这一次长城之行结束了好几天,我一直在逃避。写一些什么,怎么写?有必要提及你吗?三次长城之行,我最大的收获在哪里?
“当你在陡梯上走的时候,你渴望长城是一位魁梧的将军,给予你无穷的力量;当你坐在垛口享受风时,你渴望长城是一位慈祥的母亲,轻轻抚摸你的肩头。当你面向蓝天白云的那一刹那,你以为长城划开了苍穹,在不完整中演绎美;当你俯瞰长城内外的瞬间,你明白天还是笼罩着长城,在阳光中抒写着奇迹。今天我去了长城,今晚长城梦见了我。我哼着美妙的曲子,长城逐渐进入梦乡,多么婀娜……”大一,我有这样的感动,因为那时的我更多的是单纯。
“梦里,你靠着我的肩,坐在长城的栏杆上。我笑,你也笑。”大二,我追求着浪漫,少了青涩的红脸蛋,多了几分执著。
现在,大三了,长城也去了三次。如果说还有什么新鲜的血液,那便是自由。很多时候,我都被束缚在小小的寝室里,甚至害怕星光点点的阳光。今夜,我嗅到了自由的味道,仿佛浓浓的咖啡香。记得昨天,我问自己:“2010-10-10,你期待什么?”这里,我回答:“我期待,一生有这么几次自由,心灵的平静,灵魂的动荡。”
《剑雨》里面有一句台词:“我愿化作石桥,受五百年风吹雨打,只为等你从桥上路过!”
2010年10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