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八)
一个人在外久了,始终是要想家的。有时一听见川音,我就觉得幸福,亲切。对于游子来讲,故乡就是母亲的怀抱,一辈子都是温暖的;就是螃蟹的石缝,满心的安全感。不管离开多远,时间多长,我的心却不曾离开半步。那里承载着我快乐而朴实的童年,藏着无尽的情趣。
如风筝的轨迹,我一路奔波。从北京西站匆匆走进K49列车,然后悻悻拖着行李箱走出宜昌火车站;从九码头坐上轮船,再从云阳港务站迈进新县城;从莲花车站跟着客车踏上云开路,再从新阳场镇走向新屋湾。可以说,每到一站,我的心情便紧张一分,莫名的沉重压抑了所有的窃喜。这一路似乎太漫长,又结束得过早。我还没有准备好,便一头扎进家乡的怀抱。离家越来越近,脚步越来越重,呼吸越来越急促。爸爸,妈妈,姐姐,奶奶,还有我那可爱的小猫、小狗,一年了,我回来了。
新屋湾还是老样子,群山之中的一块坡地上,几间简陋的瓦屋。一堆小孩儿嬉戏着,跑遍所有的竹林,寻觅笋子虫;或是三五成群,翻遍所有田边地坎,顺着藤藤蔓蔓摘下一颗颗成熟的“地瓜儿”;或是大人小孩儿一块,沿着溪沟一路向上,在石缝中摸螃蟹,然后油炸了;或是一群半大小子偷偷地赶着正午的太阳下河洗澡,直到太阳下山……好多场景都留下来了,只是没有我们那时疯狂,但也带给这些孩子无尽的快乐。孩子们永远是山里的声音,那股活泼劲儿,甭提多么喜人。
到家第一件事是去地里背猪草,以前有点讨厌的活儿,这一次到挺主动。一路上,邻居们热情地打着招呼,问长问短,也不时鼓励我好好读书。我背着猪草,紧跟在妈妈身后,抽检她头上的白发又多了几根,竟忍不住有点哽咽。一到屋,便开始聊起来,问家里,问学校……见奶奶午睡起来,我一个快步过去,嘴上喃喃地说道:“奶奶,我回来了!”“文豪回来了呀!来,到屋里坐!”奶奶一遍招呼着我,一遍笑得合不上嘴。聊上一会儿,奶奶走进卧室,拿出一些薄荷糖,塞到我的手里。要知道,老人家自己都很舍不得吃的,我没有推搪便接下,还当即剥了一颗塞到嘴里。“最近身体好吗?”“经常去赶集吗?”“种了些蔬菜没有?”……一大堆问题,时间就到了天黑。姐姐做好了饭菜,爸爸也忙完村里的事情回来,大家开始吃饭,说说笑笑,直到夜深。
天气比较热,我们搬出凉床,来到地坝上乘凉。我靠着爸爸躺下,瞅着漫天的星星,嘴角悄悄地露出一丝微笑。还是家里好,什么都是那么熟悉。其实,回家挺容易的!就是这个家,连结了所有的思念;就是这个家,凝聚了浓烈的亲情;还是这个家,照亮了我的一生。回家真好!
(2010.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