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注册 | 投稿 | 最近更新 | 小说 | 诗歌 | 散文 | 杂文 | 日记 | 论文 | 爱情故事 | 武侠 | 推荐 | 文集
 您的位置>>文学天地>>小说>>(我的大学第一卷)我的大学(三)
 
(我的大学第一卷)我的大学(三)
  文 / 那西
    从东区主楼旁边的石榴树到西区试验田的西红柿,两年就这样过去。

    记得好些朋友一起排练《因为有你》,我扮演了一个贫困学生,一次次笑场,一次次哽咽,一次次释怀。或许,现在看来,那个故事有些滑稽,甚至是荒诞,但是我演得很真实,有自己的影子。还有一些朋友,大家排练《我是中国人》,我扮演男二号,喊着激昂的口号,在反动派的枪口下倒下,倒在兄弟的怀里。这一次,我更加爱投入,也学会享受。时间很紧迫,但是我们也随时保着幽默和欢笑。是的,在宣布决赛结果的时候,我们都很酸楚,伤感。尽管如此,大家都是笑着的,还一起聚餐,调侃。

    前天,09级的同学们也完成搬家,开始西区生活。是的,他们也成了学长。这时,他们的感受如何?

    大一第二学期期末,我觉得自己是熬过来的。学习上的挫折,工作上的困惑,思想上的迷茫,很多情绪如狼似虎地袭来。理科上的一败涂地再一次挑战我昔日的选择,每一天都在怀疑自己的路。新闻中心的工作似乎糟糕透了,不愿意写,写不出来,死板,憋屈。是放弃?是结束?

    快要考试的前一个月,我开始了《涟漪》的征程,一点点深陷,一丝丝幸福,还有做不完的点子。现在想来,做《涟漪》的初衷不是出于对心理学的热爱,也不仅是想履行班级心理委员的那一份责任,蕴藏的还有逃避。也许,我只是希望转移视线,把学习上的失败和新闻中心工作上的挫折抛弃,在新的阵地上打造成就感。

    那是一个下午,我打开word,迅速浏览了很多网络资料,简单地排版,几个小时后,第一期《涟漪》诞生了。我只是想用e-mail给班里的同学发邮件的,让大家看看。不知道哪里来了一个冲动,我竟给尹蛟老师发了一份,并且很期待她的评价。几分钟之内,她给了我一个积极的鼓励,希望我继续这个创意。在她的支持下,我迅速给分党委书记潘志华教授发了邮件,也在很短的时间里收到肯定。那一天,简直是一个传奇。这样一个想法,让我的大二丰富多彩,也困苦丛生。那个下午,我绝对地幸福。

    也许,我习惯了开垦,愿意在荒地上种草,即使要付出代价。你知道的,草也吸收养分的。诚然,两年里,我种了很多草,但也养过花,并且开花了,很鲜艳。的确,我的日子比较充实。烦了,写点文字,很多东西都打包倾泻出来,压缩成记忆,然后典当。
2010/9/15 16:41:46 发表 | 责任编辑:在你面前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1581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查看该作者其他文章
向朋友推荐本文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