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的月,薄薄冷冷。挂在树梢上银灰的琼霜映在皑皑的华光里,跟我一起沉淀那片片消逝的往事。踽踽独行着,倏然几片细碎的雪花飘洒足下,在我易感的心上敲击出颤抖的弦乐,轻灵流过。我想起了故乡,想起了奶奶,想起了奶奶那随风飘拂的白发。
曾经多少个这样的月夜,在故乡粗陋的茅土屋里,那个唱着欢歌的小火炉旁,一个小小的女孩,偎坐在奶奶温软的双膝上,边戏谑顽皮跳跃的火苗,边敞开小小的心儿,幻想着从奶奶永不知疲倦的口里流出的那剪剪悠婉动听的小曲……
一夜的狂飙,窗棂上的糊纸被刮破了洞,冷风袭袭地。细心的奶奶又躬着弯成玄月的背,找来糊纸费劲气力小心翼翼的重新糊补上,于是,小屋内重又溢散起温暖。两代人都舒心地笑了,奶奶笑得也仿佛个灿烂的孩子。后来,我大些了,就总是我学奶奶的样,抢着去糊。
我长大了,小火炉的故事结束了,走出故乡的茅土屋,走出故乡的山,童年的小火炉一直莹莹地燃烧在我的生命深处。啊,奶奶,亲爱的奶奶,多少岁月过去了,您老人家在遥远的故乡,在村口那块大青石旁,每每巴望着酸涩的花眼,在翘盼我归家的身影,可知您心爱的孙女却也常常忆起您那风中飘拂的白发!
奶奶,我花甲的奶奶,当今夜冷风又起,又将是谁会为您去涂糊那窗纸?冬夜的月,薄薄冷冷,我的心早已飞回了故乡……
(这篇文章是少年时期的作文,存入文集是为了怀念奶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