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注册 | 投稿 | 最近更新 | 小说 | 诗歌 | 散文 | 杂文 | 日记 | 论文 | 爱情故事 | 武侠 | 推荐 | 文集
 您的位置>>文学天地>>散文>>下岗风潮卷万里
 
下岗风潮卷万里
  文 / 程恩汉
      下岗风潮卷万里
    改革三十年,下岗十几载,改革虽然结硕果,下岗工人最辛苦。
   那是在一九九六年,小城到处流传着中小企业都要下岗的风声,却不期来得如此急迫,就在下半年,下岗风潮如高天寒流滚滚而来,就在那个寒冷的隆冬,家属真的下岗了,没几年我也下岗了。
    失去了定时的工资单,生活为失去了习惯的依凭而踉跄,生活顿时变得像朔风、像利剑般刺骨逼人。生存的危机已经来临,耳边仿佛重新回想起悲壮的国歌声……。
    窗外纷飞的雪花使人不再感到往昔的美丽,只觉得满目的苍白和严寒。我们将在无奈和焦灼中,迎来第一个最困难的春节。殊不知天下又有多少工人同胞,都在这惊颤和不安中走向新的一年。一时间,阴云笼罩着千家万户,多少人惊惶不安,多少人含悲饮泣……。
    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来的文明史。
    改革使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社会秩序却让千百万工人兄弟失去了饭碗,却要让大批年过半百的人们,重新去浪迹天涯,忍受屈辱去四处寻求新的生存之路。
    愁云压城城欲摧,放眼千家都是怨。来之不易的相对稳定的生活已被无情地砸碎,下岗把多少个安稳的家庭抛入难以自拔的困境和悲痛之中,解放几十年了,生活将再次迫使我们要像父辈那样去为基本的生存而抗争,我们将要重新去经历生活的艰辛,去迎接生活强加给我们的新的挑战,整日生活在危机和凄惶之中。
    发生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时,国家去看望、去慰问,去捐款,那是深得人心的事。可是下岗风潮对几百万下岗职工来说是可以说是当今最大的灾害了,尤其是四0、五0人员则是灾害的重灾区,笔者夫妇很荣幸地都是重灾区的灾民。可是令人感到特别奇怪和不解的是水灾、旱灾、等灾害都能及时感受到党的温暖,而在中国发生这最大的灾害时怎么却就始终无人问津?
    十几年过去了,我们靠自己的双手,重新用血和泪踏出了一条艰辛的求生之路,这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这是一条洒满屈辱和辛酸的路,有多少个家庭在述说着自己可悲可泣的催人泪下的故事,从而谱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段最悲壮的歌。
    工友们偶尔匆匆相逢,就像生离死别的战友一样,感到无比的亲切,人们深深地怀念着失去的故园,人们深深地怀念着故园的一草一木和曾在那里发生的一幕幕情景,几十年一起工作的血肉友谊,是那么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多少回梦里依稀,多少次醉里依然。一时间,大家总有说不完的话儿,当谈到还有许多兄弟姐妹,至今还在困难中煎熬时,无不唏嘘不已,有的早已泪水滂沱。
    当今社会常有几十年工作后,条件都好了,便去寻找当年的同窗们不远千里,相逢一聚,畅叙别情,面对人生的变迁,感慨万分。也有当年的插队知青现已退休后重回农村,旧地重游,追忆当年的情景,也是不胜感慨。但都不及下岗职工十几年别后重逢时的那份悲怆,那份对老厂的依念之深,男子汉必当痛饮一杯,女人们必有一番长谈……。
    当今社会有诸多不公,却没有一个能超越其左,什么上山下乡、什么什么风波也只有短暂几年而已,而下岗职工却已是永无还乡之望。
    悲乎!阳光下的阴影,嗟乎! 难道这是改革道路上不可避免的牺牲?难道真的是不可避免的吗?
    问苍天,苍天避而不语,问上帝,上帝笑而不答。问人间,人间人人都很忙,谁有兴趣去关心你,人们不无悲悯地给你个弱势群体,那就是对你最大的关顾。
    曾经的最具有先进性、彻底性的老大哥,如今却沦为了可悲的弱势群体,这不仅仅是一场改革,这是一场天翻地覆的革命,就连在那遥远西方的这群人,据说现在也不是什么弱势群体。
    人为地下达指标去强制大批的企业改制和破产,我们暂且不论国有资产的流失、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流失,造就了一大批新型灰色有产阶级,就作为是推进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那对下岗职工的处置和安排也应体现人性化的原则,就是对犯错误的人也应体现给出路的政策,给予基本生活的保障,又何况是对历史的前进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大哥乎?
    试问,这些大哥为什么就没有权利去分享改革的成果?他们为什么就没有权利去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当全社会都在欢呼改革三十年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这些大哥为什么还要在默默地抚平心灵滴血的伤痕?为什么还要在默默地抚平生活的创伤?这一切都已成为了人们心灵深处永久抹不去的痛……。
    今年三月在北京召开的“两会”上,一些尚有良知的人们提出了有关下岗职工问题的提案,时过半年,犹如泥牛入海。这样的事情很可能就会永远埋沉下去。成为永久的冤案,我由衷地佩服一些人的魄力惊世骇俗,我更由衷地佩服大哥们的无限的承受能力举世无双。席卷全国的下岗风潮给这伟大的和谐社会留下来一道极不和谐的声响,并将永载史册,任由千载评说。
 

2010/7/10 17:56:37 发表 | 责任编辑:在你面前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1539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查看该作者其他文章
向朋友推荐本文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