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注册 | 投稿 | 最近更新 | 小说 | 诗歌 | 散文 | 杂文 | 日记 | 论文 | 爱情故事 | 武侠 | 推荐 | 文集
 您的位置>>文学天地>>散文>>父亲往昔点滴
 
父亲往昔点滴
  文 / 冰水潇潇
父亲往昔点滴

这是一个还在闹饥荒的年代,我的父亲生于1957年阴历5月25日,这个时候还是大集体劳动,全村的人都去上工干活了,只有奶奶没去,自己在屋里生下了父亲,自己接生。等到别人都埋怨奶奶没有去干活的时候,奶奶已经生完父亲了。

这是一个青黄不接的年代,全国的人民在这个时候都没有饭吃。我不清楚到底他们是怎么走过来的,父亲很是唠叨,每次都会给我讲起以前的没有吃的,自己是如何如何的想吃一顿饱饭,而我们从来都不以为然。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的体会和理解了父亲这一辈人,那是他们人生最难以磨灭的经历。父亲说,那时候他的梦想就是能吃一顿饱饭,终极梦想就是顿顿能吃饱。爷爷奶奶一共养育了六个儿女,三男三女,父亲在三兄弟中排行老二。父亲的记忆中,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爷爷是非常严厉的,父亲说,他是在棍棒下长大的。

小时候的父亲是非常淘气的,下河洗澡,上树,跟别的小孩打架,什么他都干过。小时候的记忆里就是整天玩,唯一不满的就是没有饱饭吃。

现在父亲都还记得那个梦,梦里看见奶奶烙了好大一个锅盔馍,哪里是黄色的,哪里火候大是黑色的他都记得一清二楚。他就兴高采烈的坐在那等着,等奶奶给分,心里还默念着要分多少块,有爷爷的,奶奶的,大姐的,二姐的,大哥的……他就那么等着,眼看着那么大一个的一块块被分走了,最后说没有他的,他就伤心的哭啊,哭啊,一直哭醒了,醒后发现枕头上全是湿的。每当他说起这事别人都说他好吃,我想,如果不是因为饿的太刻骨铭心,会在梦里哭醒吗。

还有一件事不得不说,奶奶生完父亲后,后来又生下过两个孩子,可是前后都夭折了,这时候就有人说是我父亲克的,因为父亲的脚底长了一个十字,后来请了先生给治没了。再后来父亲才有了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奶奶的哥哥也就是父亲的舅舅住在县城里,比起父亲家里稍微富有点,所以,每过一段日子,奶奶都会去哥哥家里一趟,这是父亲最高兴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奶奶总会带点吃的回来,哪怕也是红薯茧子之类的东西,那也是他们所期盼的。奶奶一般会带着大儿子去,那时候父亲还小,出门全是步行,一般早上出门,晚上就会回来,有十五里路程。每当下午太阳还高高的悬挂在天空的时候,父亲就会和姐姐也就是我的姑姑一块朝着奶奶回来的方向望,沿路向前走着去接接他们。这一天父亲和二姑一块又朝奶奶回来的方向走着,一直走到了一个桥下,这是我们跟另外一个地方的交界处了,他们想着不能再朝前走了,再前面就比较偏僻,所以父亲和二姑就在桥下等着。这时候恰巧也有一男一女两个中年模样的人坐在桥下休息,应该是夫妇俩。父亲记得很清楚,那俩人穿戴整齐,男的穿着中山装。父亲说,虽然那时候年纪小,但是也觉得挺不好意思,就跟姑姑装做拾柴,这时候那个中年男子喊过他去,问他两个小孩子大老远跑那干什么,父亲如实的回答了,这时候那男的喊过那中年妇女,在包里掏出一个馒头给父亲,这件事天大的不敢相信的事,父亲迟疑着不敢接,后来那他们执意将馒头塞到了父亲手里,然后走了。这时候父亲才缓过神来,这是一个馒头啊,白馒头。父亲和姑姑小心翼翼的拿着馒头,拿着看着不舍得吃,想着要让母亲兄弟姐妹们都尝尝。可是还是想忍不住先吃一点,就一点,就这样,父亲和姑姑一次掐一点,一点,就那样等他们走回家的时候,那个馒头差不多也被他们掐完了。多年后,父亲还在感叹,不知道那夫妻俩还好吗,现在还活着吗,他这一辈子都忘不了他们。如果还活着的话现在也应该有八十岁左右了,这就是他经常给我讲的一个馒头的故事。

还是在父亲小的时候,那一次父亲随爷爷一块进城,应该还是过年前后,集市人很多,父亲不知道怎么回事和爷爷走散了,那时候看着到处都是不认识的人,吓的直想哭,但他并不走远,他知道爷爷肯定会找他,于是他就近找了下发现了赶集是爷爷背着的背篓,于是他就紧紧的守着那个背篓知道爷爷一定会回来的。半天后,爷爷没找到父亲,返回来拿东西这这才看见。结果可想而知,父亲不可避免的被骂了一顿,骂完后,爷爷带他去了一家餐馆,给父亲买了了份凉皮,爷爷站在旁边看着他吃完。是不是这张么大父亲是第一次下馆子我不得而知。但我想这一辈子父亲肯定也不会忘了这事,就在今年爷爷去世的时候父亲还给我讲起,这是小时候爷爷给他留下印象最温馨的一次。

    虽然离学校很近,因为家里穷,都七八岁了,父亲才走进学校,不过父亲说,那时候家家都穷,还有比他更大的跟他一个班,所以大家都穿的破破烂烂。那时候三毛五分的学费父亲都交不起,时常父亲都给我们说现在买瓶水都比他学费贵几倍。那时候,太阳升很高了父亲才起床背着书包去学校了,经常老师都会批评他,你就不舍得你那个热被窝。中午吃饭的时候,父亲又迟到,因为家里也没啥吃的,经常都是回去凑合着吃点甚至有时候真是揭不开锅就又回学校了。这时候父亲就沿着小河边转一大圈才到学校,本来到学校就不到十分钟的路程,所以父亲又会挨骂。后来我问他,你上学干吗不好好去非得转那么大一圈路,他说,好玩啊。当然也有父亲自豪的时候,有那么几次父亲的作文都是被老师拿来在全班当范文朗读的。可惜父亲后来只上到小学毕业,初中还没毕业就没念了,不是他不想,一方面家里穷,另一方面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国正在黑暗中摸索。

父亲也差点被批斗过,那时候父亲也不大,因为有人说好,以后还会更好,父亲只是问问,那以后更好了是不是每顿都有饭吃,不用饿肚子了。结果几天后,就有人举报父亲,说父亲说了社会主义不好,让人饿肚子没有饭吃。这时候就商议着要怎么批斗父亲,爷爷知道后打了父亲一顿,也有人说他一个小孩知道什么,打了就算了。就这样父亲幸免于难。关于他社会主义让人饿肚子的事不了了之。

这时候的父亲已经有十几岁光景了,集体干活挣工分,父亲被分着和中年妇女一块抬东西,经常都是他占大头人家占小头,他却拿着人家一半的公分。这还被别人抱怨,说跟着小孩干活自己多吃亏。这一天也和往常一样,父亲和本村的一个年纪相仿的孩子闹着玩,摔跤,就相互扯了一下,对方的胳膊就被父亲拉的错位了,这也算是父亲小时候的一桩劫难,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从此就更加艰难,生产队干部宣判,给人家看病天经地义,从此,全家干活的公分都几乎分给了他家,还要派人去照顾。其实那人的胳膊没多久就好了,有一次父亲偷偷的去看他,他抱着一摞瓦正在干活,当看到父亲是,忽然他的胳膊就垂了下来,动不了,父亲说从那一刻他的心咯噔一下,想着这人心烂了。整整半年父亲家里所有人劳动的公分都给了对方,每次只是分到少得可怜的一点粮食。可是父亲家里也是十几口人吃饭呢,这时候父亲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痛苦,家里人因为他都没有吃的。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引起的,这一天别人家都分到好多玉米,而自己家里只领到了剩下的一丁点,冲动的父亲跑去拉着生产队长要他去乡政府理论,后来父亲被狠狠的批评了一顿,还从此跟村里干部结下怨恨,好在总算是把拉伤人家胳膊的账算清了。所以父亲后来常常教育我们,没事不要跟别的孩子瞎闹,指不定就会闯出什么祸来。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三线建设,具体是干了什么我就不知道。长大后,知道了我出生就存在的那条铁路就是三线建设时候解放军修的,襄渝线。那时候有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深入祖国各地修路,父亲那时结交了一个解放军,关系很好,父亲还小,父亲去找他玩,他就拉着父亲在到处转转。有一次,父亲又去找他,他拉着父亲往刚修好的隧道里走,隧道没灯,越走越黑,这时候父亲忽然转眼想到,这真是好人吗,把我拉着这么黑的地方走,于是趁着解放军不注意一甩手撒腿就往回跑,后来父亲也失去了这个解放军朋友。父亲回来起这事就觉得好笑,不过他很是佩服自己的思维,机警,反应快啊。

我们家门前有条河,因为我们是旬阳县,所以叫做旬河。说起旬河可能没有人知道,旬河是汉江的支流,而汉江又是长江的最大支流。这条河可不是一般的小河沟,每到夏天发大水的时候那长江一点都不亚于我所见的黄河。不涨水的季节河水清澈透明,我们的祖辈多少代都是喝着旬河水长大的,应该是我们的母亲河。就因为这条河,我的父亲在童年时候就增添了不少乐趣,特别是到了夏天这条河就是父亲得以活动的场所,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父亲的水性很好,这得益于他从小在水边长大,然而也是由于这个原因,现在的父亲一到天阴的时候就会关节炎发作,所以父亲从小就不允许我们往水里面去,以至于我们都是旱鸭子。另一个原因从我记事起,除了这两年,旬河没年夏天都会淹死人,父亲还曾救过几个人的命,不过这些事他从张扬。现在我们的母亲河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喧闹,由于水电站等的修建,我们的母亲河已被认为改造的失去了往日的容颜。

写于2009年12月

2010/5/24 7:42:50 发表 | 责任编辑:在你面前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1517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查看该作者其他文章
向朋友推荐本文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