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 感 杂 谈
朋友们,我想要说坐在家中清静的书房里悠然地写博、览博的感觉真好!
当我坐在电脑前记载我思想的点滴的时候,在我和博友们倾心交流的时候,我的身心仿佛便脱离了琐碎的现实,完全进入到另一个美妙的世界。尽情地享受着这美妙的精神愉悦,如果再有点一帘月色,或来点细雨敲窗,或有点琼花漫舞,那意境会更加美妙。
精神享受是人生最高境界的享受,花花世界里人们对物质无限追求的最终目的都离不开为了获得精神的愉悦。
千古一国之君虽拥有天下,每餐180道山珍海味,亦食之无味,纵有嫔妃三千又有多少真情?从而发出来生不到帝皇家的慨叹。临别天津时陪友到天津博物馆一游,看到康熙、乾隆等宫廷皇家的字画真迹,功力非凡,可见他们在其中又浸泡了多少时光岁月,生活亦如斯尔。红楼梦中那帮有点文化的人在丰衣足食的时候,也是为了追求些书画琴棋、吟诗作对中的精神快乐。
三国中的第一高人我以为应是水镜先生是也。他看穿了人世间无谓的纷争,预见到诸葛的天不助也,自己则隐逸林泉,逍遥自在,在洞察天下中,安身乐命,乐享天年。可怜好一个诸葛鞠躬尽瘁,心力交瘁而早夭。空留身后名却仍有难免种种评说。
李白、杜甫、陶渊明、司马迁等众多诗人、文学家都有做官不成,将满腔的悲愤和远离宦海化作了千古绝唱。唯有水镜先生好像没有做官的经历,而能看穿红尘,实属不易。
纵观博海中多数博文都是围绕如何才能生活得更快乐这个主题,如何舍弃;如何放下;如何宽容;如何忍让;如何静化;如何抛却烦恼、了却凡心;如何怡情于花鸟虫鱼、历史古迹、山水美景、如何积善孝廉;如何淡泊风物、笑对人生;如何认清生命的短暂而珍惜每一天,可见其道家思想是何等的深入人心。
我乃一介草民、凡夫俗子,也无多少修养,诸多尘缘未了,且有生存之忧,故无法达到如上所云的境界,为此常感汗颜。
看天下明波暗涌,世事多艰,多少工农大众蒙受不公与屈辱,生活在艰难维系之中,又何以淡泊和笑对?虽明知徒然和无济,但为‘标榜自己的悲悯之心’而庸人自扰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