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注册 | 投稿 | 最近更新 | 小说 | 诗歌 | 散文 | 杂文 | 日记 | 论文 | 爱情故事 | 武侠 | 推荐 | 文集
 您的位置>>文学天地>>日记>>鼓励学生的“亮点”才是教育的“亮点”
 
鼓励学生的“亮点”才是教育的“亮点”
  文 / 谭柳青

     鼓励学生的“亮点”才是教育的“亮点”

                         谭柳青

 

    近日,从媒体看到因为学生拖欠作业而招老师“体罚”的事。一位老师站在讲台上逐个检查学生的作业,其中一只手挥动着一个“教鞭”,对那些作业“不达标”者进行拍打,有时还将不合格的作业本扔到地上,这个场景被后面的学生用手机拍下来了。另一则更糟糕,一位小学生的作文因只完成了一半被他的语文老师拧扯时,竟然撕下了一大块脸皮。这就是“严师”的形象吗?这哪里是在精心辅导学生的作业呀?简直就是横扫学生的学习动力,损害其身心健康。

    我们不否认,教育质量是一个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具体到某一个教师,其学科成绩直接与该教师的优劣挂上了钩。本来这也无可非议,关键是看以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去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是先进的素质教育情怀、和谐人性化的教育教学方式,还是不顾学生个性发展的填鸭式教学?教者,除了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外,还应该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笔者以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起码应该包括这两层含义。

    我们要从根本上去爱护学生,了解学生,从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采取有针对性的作业辅导办法,发动学生间互教互学的资源优势,从个别到一般,切实有效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彻底克服简单粗暴无视教育教学规律的办法,为此,要多学习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多收集最新的教育信息,紧跟时代步伐,及时革新教育教学模式,做到在教学上和情感交流上真正与学生互动,不断开发和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教师自己多学业务知识,争取用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把知识讲透讲到位,而不是“事倍功半”的反复性的单一的机械训练。有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要思考一下,当一个教师自己连起码的知识都没有教好,而去让学生达到自己所要的满意作业效果,这难道是学生的责任吗?连那教学的失足的原因都没有找对,岂不是一种悲哀?

    我们也曾经发现过这样一种现象:高分低能。一些人有这样的“经验之谈”:对于一些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惟一”的办法就是压着他写压着他背,这样分数也会上来,管他懂不懂。如果是这样,只会说明是教育的不正常、不科学、不发展,这样似懂非懂的东西,这样化了力气没有任何益智作用的东西,有什么必要呢?难道就是为了临时“凑分数”?当然,这也说明我们的试题需要大幅度的改革,在考查学生所掌握的基本知识点的时候,一定要考出情感和能力因素来。一句话,不能让那些“教死书,死教书”的人有侥幸的空间。

    为此,我们要从思想上树立三大意识:

    树立剥夺了孩子自由天性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的理念,与之相适应的是顺应孩子的天性,尊重学生人格,实施“自由与自然”的教育,建立“科学教育”观(即幸福教育),这一观念包括知识、习惯、能力、性格、品德、人格、创新能力、创造精神、坚强意志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树立知识经验与情感取向要相一致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统一的认识。这样才能够很好地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在符合孩子发自内心的需求的前提下,实施师生双边活动的互动教育,要知道,只有使孩子心灵愉悦过的知识学习活动过程才是有价值有意义使学生受益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应该内化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并集中体现在学生学校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树立发现和鼓励学生的亮点的教育才是教育成功的亮点的教育理念。人的能力层次和结构也是不一致的,为此,人才的观念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在要求我们的教育“本着尽可能的开发和发展学生”的总要求下,对学生因材施教,以求得其各方面的协同发展,使长处更闪光,短处能长进。鼓励是最好的老师,一句鼓励话胜过一百句批评话,作为教师,要学会去欣赏每一个学生的亮点,并且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把他前进的动力迁移和拓展到更大的学习活动中来。这才是智者所实施的人性化教育、和谐化教育、持续有效的教育。

    教育是以人格为基础的事业,人格是学校教育得以鲜活展开的内在力量。开明的教育意识,宽厚的学养,踏实的工作精神,明主的作风,对学科教育和发展问题的科学理解和明锐把握,这才是一个优秀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不朽的灵魂,这样的教师才能够永远活在学生心中。

2009/7/22 19:04:57 发表 | 责任编辑:在你面前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1640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查看该作者其他文章
向朋友推荐本文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