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豺狼虎豹的惊险没有过,但被那些冷血动物惊吓却是好多回,尤其是蛇——
小时家里特穷,一年四季难得吃上一次肉,偶尔闻到从哪家飘来的炒白菜的油香味,也会呆呆的站着去想象陶醉好半天,甚至伙着村里的一帮穷孩子烧过牛角啃,燎过鸡毛吃,能捉到蚂蚱、知了、石蚌(蛙类,形如牛蛙)等美味烧了解谗那就会回味好多天的。
石蚌栖息在山涧溪水,一般昼伏夜出,只在夏季才有。所以捉石蚌得在夜幕降临之后。每到夏天,我们这帮谗孩子也就有了几次解谗的机会。第一次捉石蚌时心里发虚,发毛,在我一把逮住只冰凉又肉溜溜的石蚌时,石蚌却一下把我的大拇指紧紧抱住,下得我“啊”一声把石蚌摔去老远,到手的石蚌跑了,遭到了同伴们强烈的嘲弄和谴责。
一次深夜了,我们10来岁的几个孩子还在大山沟里点着火把捉石蚌,已经折腾了好几个小时,却收获寥寥。终于发现了两只肥壮的石蚌匍匐在一个水潭边沿,大伙于是屏神敛气向猎物悄悄靠近。正要得手之际,不料一个同伴忍不住咳嗽一声,两只石蚌“哗啦”一下钻进了潭中。顾不及骂咳嗽的同伴,4、5个孩子一起跃入齐腰深的水潭里,用脚不停地搅动淤泥,使水潭完全浑浊,那时虽小却已经懂得“混水摸鱼”的道理了。石蚌遇混水就会向潭壁的石孔里钻,于是十来只小手一起在水潭周围的石孔里盲目抓捏。
我摸到一个小石孔,是个只能容我小手钻进的洞,我毫不犹豫地向洞中挺进,逮住了,似逮住了石蚌的一只脚,我紧紧捏住不放,奋力向外拖出!“妈呀!”我大喊一声,同伴们一齐向我转过身来看捉到了什么?是一条两尺来长、正在我手中不停扭动的水蛇,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用劲一挥,蛇在空中发出呼呼声,然后“噗”的一声落在了十多米外的草地上。大伙都吓得脸色苍白,争先恐后从潭里跳出。我的心跳得比打鼓声还响,由于恐惧,大伙拥挤在一起,绕过掉蛇的那块草地,就着昏黄的月色,连滚带爬地逃回了家。从此,我们一帮要好的小伙伴就再已不去捉石蚌了,但捉石蚌的惊险故事却成为我们每次相聚时仍津津乐道的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