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的心声
“ 孩子,路上小心点,以后要学会照顾自己”。带着家人的嘱托,我离开了家。二十年了,承载我的欢乐和悲伤的地方。多少个不眠的夜晚,我时常幻想着能够回去。然而,我却不能回去,为了工作,我背负着巨大的承重,“卖身”给了公司。
夜,渐渐地深了,疲惫的人们都在酣睡着。为了明日的工作而养精蓄锐。然而我却难以入眠,辗转反侧,思绪横飞。父亲那幅佝偻的背影又一次的浮现在我眼前,五十多岁了,却还要为我这个不争气的儿子辛苦的工作着。每当我想起这样的画面,我的心总是不停颤动着,眼泪刷刷的如雨点落下,嘀嗒,嘀嗒......
我父亲原本是一个很高的人,由于驼背而显得稍矮了些,我和他站在一起就显得我很强壮。父亲没什么多的嗜好,只喜欢抽烟,偶尔喝点小酒。庄稼地里的人,一年到头,都在那片土地忙碌着。为了那片土地,把青春都埋在了土壤里。种的是辛劳,灌溉的是热血。偶尔有点时间,却还要在家里搞点小“作品”。父亲没受过教育没什么文化,有的只是一腔热血,想的也只是怎么把他的庄稼种好。父亲很黑,也很瘦,只是因为骨骼支撑着,才显得略微结实了点。由于,家里经济比较单薄,除了一头耕种老牛之外,再也找不到值钱的东西了。所以没什么好的营养补充。偶尔有点稍微好的东西,自己却舍不得吃,而是留给了我。长此下去,就算是在胖的人,也经不起这般“考验”。更何况对于一个原本就比较瘦弱的人来说呢?再加上,烦恼,担忧,压力困扰着。还能胖的起来吗?但在他眼里,他所做的这一切似乎都是值得的。就是希望能够把我培养成才。我就是他的精神支柱,奋斗的动力。可我就一直未能感受到他的这份父爱,因为年轻有着叛逆的心里,喜欢背道而驰。总是让他生气,从没有想过他的感受。
人总是这样,在父母的庇护下,只懂得接受,而不懂得付出。以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而存在。不会去想父母在为了达到你的要求牺牲了多少,为了你烦恼了多少,担忧了到少。可他们所做的这么多,很可能到头来得到的是你的冷眼相看 。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对待我们的父母呢?就因为我们年轻,就因为有个性,还因为其他的?
趁我们现在年少,请好好的对待我们的父母,不要训斥他们责备他们。学会关心他们,理解他们。珍惜与他们在一起的每一秒钟。陪伴他们走完最后的路程,让他们也开心的过每一天。
我现在很想回去看望我的父母,我不会再去惹他们生气,使他们伤心,难过。在外面漂泊了这么久,历经了许多沧桑,还是觉得家是最温馨的地方,也只有家才能找到自由,找到真正的欢乐。
我希望在外工作的游子们,有时间一定要争取回去看看。因为家里有对你的期盼,对你的思念。请别再犹豫或彷徨,从此刻开始筹备回家的计划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