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注册 | 投稿 | 最近更新 | 小说 | 诗歌 | 散文 | 杂文 | 日记 | 论文 | 爱情故事 | 武侠 | 推荐 | 文集
 您的位置>>文学天地>>散文>>记忆的痕迹(九)
 
记忆的痕迹(九)
  文 / 花无常
   虽然我们家很穷被一些人看不起,但并不是世上的人都是如此用那样的观念看待我们,那时我们离家七八里的地方有一个知青点,那里住着七八个四川知青,因为母亲好客,特别是我们一家读书的人多一点,所以那些知青就愿意和我妈打交道,有时让她给他们送一些菜到那里去,时间久了就和他们熟悉了,母亲也觉得那些知青虽然有点钱,但离家那么远到我们这里也不容易,也不收她们的高价钱.后来在知青陆续回城的那断,我记忆中最深的是有一个小伙子叫小胡,我们管叫他胡哥,为人很诚恳,没有城里人的架子,人很勤快,他看到我们家没有劳力就经常到我们家来帮我们家做一些下力活,比方说砍柴等,也经常给我们讲城里的事和他家里的父母,我们那里的人就开始说闲话,说他看中了我其中一个姐姐,母亲就对他说这样会影响他回城(其实我母亲是不想被别人说闲话),就给他说叫他不要再到我家来了,我现在还想得起他憨厚的样子,对母亲说,没有事的,后来母亲把话挑明了说,他就说要得,可要不了几天他又会来帮我们做那些下力活,并说很想我们,后来他回城的时候来给我们告辞,母亲就祝福他,说他一定会过得很好,他也很难过地说会给我们来信,有时间也还会来看我们,但是30多年过去了,没有得到过他的一点消息,也不知他后来是不是过得很好.
   母亲一生最推崇的是因果报应,但是很遗憾,她这一辈子做的好事并没有得到好报也没看到报应。比方说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一些人就被分成什么走资派,当权派什么的,我们队里有一个走资派,他和我的父亲是同一年同一天出生,父母亲很看重这份缘份,两家的关系也还可以。在我出生的头一年正是文化大革命搞得风风火火的时候,那走资派每天都被抓去斗,他老婆生了一个儿子可没有什么人敢去管,没有吃的也没奶水都快饿死了,可我母亲仗着我们家划的是贫农,不仅给那家人送去了准备留下生我时自己吃的那一只老母鸡,并对那些斗争走资派的人说,有罪也是他,娃儿老婆没有罪,都是一些本地人,又加上父亲那时是大队长,也就没有人太计较这件事。生活有时并不是象戏剧中说的那样,做了好事一定会有人知恩图报,后来发生的事却让我们两家成了暗中较量的对头.原因是那男人和父亲在一次一起喝酒时,他趁父亲喝醉了把他的钱全部掏走.所以母亲经常给我们说,路遥知马力,日久才见人心,和谁再好都要有点心计,不要象我爸爸那样对人没有防备,不过她也就是只说说而也,这一点她自己一辈子也没做到。更为气人的事却是她死后发生在这家的人身上的事了,如果不是他们一家特别是她提着老母鸡去救的那个男孩的出卖良心和见义忘义,我弟弟是不可能走上绝路的.如果她活着,相信这次她不是病死而一定是被气死的了.
2008/12/9 12:11:20 发表 | 责任编辑:在你面前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1645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查看该作者其他文章
向朋友推荐本文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