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注册 | 投稿 | 最近更新 | 小说 | 诗歌 | 散文 | 杂文 | 日记 | 论文 | 爱情故事 | 武侠 | 推荐 | 文集
 您的位置>>文学天地>>散文>>在路上
 
在路上
  文 / 白石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这句诗词,曾被我在2004年9月28日以手机短信息的形式传播于认识我和被我认识的朋友之间。那时,我结束了西安8年的求学、工作、生活;那时,我用手机向古城长安告别;那时,正是四年前的中秋时节。
    今天,同样的中秋时节,我再次选择离开、离开这工作生活了4年的杭州古钱塘。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无法考证自己引用徐志摩《再别康桥》诗词的准确性,我只想印证一下自己这4年来的进步与成长的经历和你们真挚的友情。
    在别的同事惯例用英文Email向大家道别的时候,我选择了中文。真实的说用E文无法媲美用自己的母语来得更直接更能表达我对这座城市、这个公司和你们许许多多朋友的深厚感情。
    整整四年的时间值得记忆的东西太多太多。我不能将所有的事情和所有关照过我的人的名字一一罗列出来,就让记忆化作一个个片断珍藏心中。当若干年后,再次回忆起来的时候不仅有杭州美丽的西湖还有你们一张张美丽的笑脸。
    年少轻狂时,向往一个人背着行囊去流浪。梦想中那是男子汉该做的事——独闯江湖走遍天涯。毕业工作后,真正开始了漂泊四方的生活,才知道一个人在路上的孤独和辛酸。

  那一天
,我不得已上路
,为不安分的心
,为自尊的生存
,为自我的证明
。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
,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

 在路上  用我心灵的呼声
 在路上  只为伴着我的人
 在路上  是我生命的远行
 在路上  只为温暖我的人

   这首《在路上》是CCTV2一档励志栏目《赢在中国》的主题曲。也许我现在还不能独立创业,因为我还需要在打工的路上再历练几年。也许还需要4年、8年更长的12年,正如马云所说“创业者光有激情是不够的……要学会左手温暖右手”。在我32岁现有的人生轨迹中杭州的这一段,四年时光,今天就这样轻轻的抹过去了。我想这段不同的工作经历是我的财富,而一笔笔厚重的人生阅历也必将为我点亮前方盏盏路灯,因为我还在路上、还要继续走下去。
   台湾作家刘墉曾说:“年轻时流浪是潇洒,年老了流浪是悲哀。”也许有一天我会停止自己的脚步,但现在我还算年轻,无论选择是“南漂”还是“北漂”都将是我在路上的一段新的旅程。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利群阳光的这句广告词做得真好。我的心情也很好,趁着中秋合家团圆闲暇,让我们心灵都去做次愉快的旅行吧。taoyh0316.blog.163.com

以下内容来自网络,非"白石"所写文字======《在路上》《在路上》《在路上》=========================
  看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赢在中国》十二强晋级赛,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质朴和中肯的巨大力量,在电视上听到了少有的真实、直接、鲜锐、激烈的对话,看到了很强的史玉柱、王利芬、马云,也十分鲜明地知道了是他们的率真、求真、真实、真干成就了他们的成功。“真”的真谛,催人成长,猝不及防,直刺人心。
  评委史玉柱问29号选手:“你开什么车?”
  29号选手说:“以前开宝马,现在开吉利跑车,我一生要有三辆车,一辆宝马,一辆越野车,一辆跑。”
  史玉柱:“你公司以前那么困难,你还开宝马?”
  主持人王利芬问史玉柱:“史玉柱,你开什么?”
  史玉柱:“我开面包车。”
  史玉柱问30号选手:“你怎么保证你的学校餐厅连锁店今天做的麻婆豆腐和明天做的麻婆豆腐味道是一样的?”
  30号选手说:“中餐很难标准化,我采用最有效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保证菜的品质,如果你每天都吃到一样的味道的麻婆豆腐,连续吃一个星期,相信你永远都不会再想吃麻婆豆腐了。”
  史玉柱:“你这样说我也没话说了,反正是。”
  马云对29号选手说:“我看好你的项目,但我看不清你的人,人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你最初的梦想是做一个伟大的人,帮助别人成功,你不要总是去想你的人生三辆车的事,在美鞋连锁这个利微艰苦的行业你永远要用你当初创业时的心态去做人做事,今天你晋级了,下一轮比赛的评委还有我,我会继续观察你的做人做事,如果你在下一轮的比赛中仍然让我看不到真实的你,你恐怕要有麻烦了,好不好?”
  王利芬接着说:“马云说看不清你的人,我是学文学的,我试着看清一下,29号选手,你称你以前从事的都是卑微低下的工作,其实,就是眼前你从事的美鞋连锁的工作,你内心仍然认为它是卑微低下的,你怕有人瞧不起你,就伪装了自己,在做人做事的时候都伪装了自己,其实,如果你不伪装,你真实,我们大家都会很尊重你,我们千万不要丢下自己最朴实、最本质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看了以上的对话,其实不用我再多说了,每个人都是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见长,包装就越多,伪装自己内心的东西就越多,就越来越不像当初的自己,就像穿衣服,我们刚生下来的时候什么都不穿,一天天长大,穿的衣服一天天多起来,人大了就臃肿了,就不好玩了,每天过得都像冬天,把全身心捂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吹着冻着。
  南怀瑾说:“心中不应该被蓬茅堵住,而应海阔天空,空旷得纤尘不染。道家讲‘清虚’,佛家讲空,空到极点,清虚到极点,这时候的智慧自然高远,反应也就灵敏。”
  当大家都变得聪明起来的时候,我就甘心做个笨人;当大家都尽力包装自己的时候,我就什么都不穿。这是我的策略,质朴示人,真实有力。

===============《在路上》《在路上》《在路上》==========================
联通世界风"赢在中国"第三赛季大决赛即将结束的时候呢,我和我的团队充满了感谢之情,从2006年的春天到现在,历时两年半,赢在中国没有间断的举行了三届,三个赛季中,共有38300人报名,大的有70多岁,最小的有18岁,选手来自五湖四海,我们想对每一位参赛选手说:因为有了您的参加,才使这场比赛变得有起有伏,充满生机,三个赛季中,先后几百名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在比赛的各个阶段担任赢在中国的评委,尤其是现在台上的几位评委,你们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时间,正是你们的精彩点评以及与选手近距离的交流,让我们许多即便今天没有像谢利那样走到最后的选手也能在过程中获益匪浅,我想这个呢,恰恰是我们那些付出过辛劳的评为所感到欣慰的。我想大家应该同意我这样的一个想法! 
谢谢你们,真诚的谢谢。我特别想说的是呢,因为我们的冠名商——中国联通,我们的合作伙伴——蒙牛乳业、汇源果汁、阿里巴巴、IDG风险投资持续的鼎力的支持,才使赢在中国这个舞台得以搭建,我相信我们的观众朋友和我们的参赛选手今后无论走到哪里,看到这几家企业的标识时,一定会像我一样倍感亲切, 赢在中国呢曾经有一首歌,叫《在路上》,这两年多来,每当我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时,在许多场合想起时,我在想:其实创业的精神就是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原本就蛰伏在成千上万的人的心里,我们只是用赢在中国的这个舞台应和了这种心声,找到了一种集体的共鸣,所以,是你们,是我们的忠实观众,是那些在艰难中奋进的人,在顺境中自我加压的人,在心智上不断升华的人,成就了赢在中国,谢谢! 
作为一档励志的,创业的电视大赛,赢在中国节目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业热情,已经让许多人走在了创业的路上,但创业需要的是持久的热情,需要的是无数细节的合成,需要的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含辛茹苦。今天,在这个本该表达一些激情的大决赛的结尾,我又一次提起了脚踏实地这样的老声常谈,原因是我们真心的希望有更多的创业者能够长大做强,那样的话,当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的创业者就能够像我们台上坐的这些评委一样,以及那些很多没有来到现场的,为本次地震灾区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民营企业家一样的站出来,而且,是有力量的站出来,所以,我想对创业者说,在未来的某一天,因为创业,因为成功,我们能够惠及我们的同胞,真正的代表我们这个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时,那才是我们创业者的真正荣光。赢在中国第三赛季大决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08/9/4 12:05:40 发表 | 责任编辑:在你面前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1521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查看该作者其他文章
向朋友推荐本文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