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注册 | 投稿 | 最近更新 | 小说 | 诗歌 | 散文 | 杂文 | 日记 | 论文 | 爱情故事 | 武侠 | 推荐 | 文集
 您的位置>>文学天地>>杂文>>秋叶的视角
 
秋叶的视角
  文 / 居然
    从小说到电影,再到电视剧,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现代性爱的凄美神话文本。于是,人们更多的是在通俗和感官的物质层面来理解这位伟大的作家,却反而削弱了他的作品在思想层面的巨大穿透力。但是,当你读完他的长篇小说《化身》的时候,你就会情不自禁发出由衷的感叹——渡边究竟是渡边,他的小说不仅只是停留在感官的心理刺激层面,而更多的是对于人的心灵世界的探寻与拷问。作为一个整形外科医生,他更多的是关注对于人的灵魂的疗救和整修,以及对于人性的多元价值进行探讨,而绝不仅仅是游戈在作品外在的表层结构上,只满足作品的可读性。 

读渡边的《化身》,使我立刻就想起了茅盾早期充满了自然主义气息的作品,不必说他们在手法和风格上的许多相近之处了——茅盾的《蚀》三部曲和短篇集《野蔷薇》那种对女性的细腻描写与渡边淳一对女性毫发毕现的细致描绘,许多地方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即便是在对女性心灵世界的探微上,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化身》不就是在延续着中国五四文化的母题吗?!它和茅盾的短篇《创造》一样,呈现出的是妇女解放与爱情生活所构成的一个永恒悖反的人性命题,也就是“娜拉出走怎么办”的人类爱情困境的问题。 

与茅盾所不同的是,渡边淳一在《化身》中要解决的不仅仅是爱情的困境问题,也不仅仅是妇女的经济独立解放与个性独立解放的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渡边的笔触已经开始伸向了两性因价值观的差异而形成的爱情世界的破裂。这个严重的问题不仅在经济发达的日本已经成为爱情的灾祸,而且也将成为世界文化格局中人类面临着的共同难题,当然中国也莫能外。它已然成为阻碍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不容忽略的文化和文学的主题了。 

渡边淳一说过:“由于我是一名医生,我见到人们各种毫无掩饰的生死。我了解到,面对生命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利己主义者,死亡实在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也认识了‘无’。任何人,任何功绩,死后都将随风化去。”(转引自“代译序”)然而,人活着,其欲望却是永无止境的,欲望是构成渡边笔下纷繁的人物内心世界的原动力,在《化身》里,作者之所以没有将主人公处理成为走向死亡的悲剧角色,就是希冀探讨性爱裂变的根本原因,探讨这个世界在欲望支配下的爱情生活的异化,虽然渡边信奉的信条是:“作为一名小说家,爱情是永恒的主题。”但是,这里的爱情涵义与古典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爱情信条却是相去甚远的。 

怎么一下子她会变得这么快,女人的心真不可思议。 

秋叶过去也曾和多个女人打过交道,还没有一个像雾子这样说变就变。她从一个土得掉渣的农村姑娘,一下变成了具有城市感觉的女人。 

本来是个什么都依赖别人的女人,几年时间,她变成了一位脚踏实地能独立社会的女强人。 

这些使秋叶百思不解的问题,正是这个社会与世界难以删除的男性权力文化中心的集体无意识。如果我们仅仅就是依靠像雾子这样的女性来进行自我拯救,而没有男性文化压迫视阈的自觉,这个社会与世界的男女平权则是一出白日梦。 

在《化身》里,秋叶的悲剧就在于把与雾子的爱情建筑在纯粹的物质层面上而不能自拔。从物质和金钱的赎买,到纯粹的感官的新鲜刺激,秋叶作为这个物质世界的文化符号,他的动物本能是大于社会本能的,他把那个姣好的雾子只看作性欲的对象,只把她作为一种物质的享受。殊不知,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缺乏灵魂交流的性事,只能是动物性的,只有灵与肉的高度融合,才是合乎人性审美的性交,反之,它永远是反人性和不道德的。在整个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秋叶在一切言行中的那个男性文化的有色眼镜的作用,包括在频繁的性活动过程中,他的那种文化的优越感与征服感。 

这部小说的高潮,也是最感人的地方,就是八岛雾子最后的那封诀别信,而这封信的真正内涵却又是秋叶看不懂的,这是秋叶的悲剧。也是男性文化的悲剧。 

——在你温柔的爱的怀抱里,这几年我生活在无可名状的孤寂和不安之中。 
男人不是上帝,不能要求男性来拯救自己,一味要求只会增加男人的负担。我悟出了这个道理:浅薄的女人只能一步一步陷入泥淖而不能自拔。 
我真感谢您,您的恩情我永世不忘。 
我已经意识到,不能再过分依赖您,沉浸在爱的怀抱里。我越来越感到不安。 
请允许我,让我一个人和这不安作斗争,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成为您所爱的人。 

抛弃上帝,摆脱居高临下的男性权力文化的拯救与施舍,这是女性解放的前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女性一定要去征服男性世界,以此去改变以男性权力文化为中心的社会现实状况;也并不意味着要建立一个更可怕的女性权力文化中心的压迫机制。人类只有在两性相悦的前提下进行人性化的交流,才能真正进入爱情的自由王国。这一点不知道秋叶读懂了没有?雾子读懂了没有?我们众多的读者又读懂了没有?! 

渡边的《化身》描写的是日本社会的现状和人性的异化,但是,它与中国20世纪初期的五四人性解放的母题是遥相呼应的。然而,在走过五四以后漫长的人性回归的天路时,我们又迎来了物质和欲望世界的强大诱惑,我们叩问上苍:我们能够走出人性异化的沼泽地吗?! 
2008/7/7 9:03:25 发表 | 责任编辑:在你面前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1748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查看该作者其他文章
向朋友推荐本文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