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注册 | 投稿 | 最近更新 | 小说 | 诗歌 | 散文 | 杂文 | 日记 | 论文 | 爱情故事 | 武侠 | 推荐 | 文集
 您的位置>>文学天地>>散文>>素心妆红颜
 
素心妆红颜
  文 / 居然

 午后的阳光漫漫包围着我,倦意重重,宿舍里的录音机里放着《ABRAHAM LINCOLN》,原本想强化自己的听力,可是耳朵却在倾听着那远方一直未响起的铃声,我斜倚在宿舍的窗前,眼前有一片盛开着青春的菊花,忆起红楼中群才咏菊中的一段。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当我把生命推崇于一种无法置身的远古情景的时候,听到别人在喊我接电话,我知道是他,匆匆跑去拿起话筒,问他买了《相约星期二》,他沉默了许久之后告诉我没有,理由是他已足够坚强,人生已足够充实。可是,最初的我与他的开始是缘于他心灵深处的悲伤和脆弱,一个四处充斥着梦魇的夜,我知道他是一个从小失去父亲的男孩,有勇气向我坦露心底最遥远却最真实的痛是缘于他就要去执行一次很危险的任务,而他却没有穿防弹衣,虽然他笑引古人云,“人生于天地,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可是我们都害怕那是一次不归之路,所以我一直躲避的声音开始成为我渴望的声音。 

《相》书所记的是一位身患绝症的社会学教授莫里,当知道自己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与他的学生相约,每个星期二给他们上一门课,课程的名字是人生,内容是他对人生宝贵的思考,课程一共上了十四周,最后一堂是对老人的葬礼。此书的感召力已经超越国界,以后又有我们的陆幼青留给他女儿的《死亡日记》,(其实更多的人在关注在目睹似乎于网上直播的死亡过程)。他们对死亡的坦然让我彻底开始思索生命的意义,所以我也希望他像我一样学会背叛自己的脆弱,学会坚强地爱自己。 

“死亡”这个词第一次听到我已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但是我最初懂得“死亡”这个词的时候,却是对我童年一种摧残,那一天放学后回家,邻居的一位老人逝世,看着他儿女哭天抢地的悲号,我问妈妈“等老了谁也得死吗?”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答案,我又问“死了之后就什么不知道了吗?”又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就在那一个瞬间,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未来一个不为我所知的热闹繁华的场景(那时的我太小,所能想象的也只是一种气氛上热烈和景观上的繁华),在我想象的瞬间之后我跑着离开了那些围观出殡的人群,我自己一个人静静坐着门前小溪旁的石磨上,第一次真实地自己引导自己的悲哀,第一次自己为自己流了那么多的泪水。 

很长的一段时间,童年的快乐被死亡的概念吞噬。 

成长的过程中,又经历了别人形形色色的死亡,广为人知的三毛为西部歌王王洛宾的殉情,鲜为人知的在我的校园中发生的吉他女孩为她爱而不爱她的男孩的自戕…… 

“爱是永存的感情,即使你离开了人世,你也活在人间。”《相约星期二》中语。 

因为深信这句话,所以便在他执行任务出发之前第一次拨通了他的电话,(其实在此之前我的精神处于自囿,有一个从前的他留下的电话号码,只要我的思想处于片刻空闲我便会拨那个号码,可听到电话那端有声音或者有人接起,我便无语挂断,这一次我勇于开始其实是想拯救自己走出过去)。听到对方他的呼吸了,只对他说,“不做陌生的知己。”他的声音字正腔圆,京腔京调,浑厚而深沉,“我要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会永远等着你,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无论你在什么时候,反正你知道总会有这样一个人。”眼中湿湿的,可是我努力笑着对他说,“《半生缘》的经典你也剽窃来了?”“她是经典是因为大家推崇的结果,我说给你听,就成了我们的经典。” 

想驳驳他的得意,可是还是游离于那话题了。彼此若无其事的谈笑着,可是心事仍然重重地缠绕着电话线,我以为会带给他快乐和幸福,可是一切却像他说的,命运多桀。 

时间原来可以过得这么快,不知不觉中打发掉了5个小时,我挽留不了他,他就要赴危险之约,最后一句他却说“我边走边想像您口红的颜色吧。”其实我一直懒于装饰,喜欢素面朝天。可是不忍伤他心,怯笑着“如果有,那便是Eelis 09”吧,这是我的第一株口红。 

那一个夜,惨淡的灯光下,素艳深娇的玫瑰红轻轻抹于唇间,我为他素心妆红颜。 

总是禁不住往最坏处想,想着想着,自从有了记忆所记住的第
一部感情剧《血疑》中我心目中永远的第一位女主人公--幸子,坐着飘荡的簇拥着鲜花的小船远远地去了,大海从远而近飘来《勿忘我》。
2008/6/30 9:18:17 发表 | 责任编辑:在你面前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1647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查看该作者其他文章
向朋友推荐本文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