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注册 | 投稿 | 最近更新 | 小说 | 诗歌 | 散文 | 杂文 | 日记 | 论文 | 爱情故事 | 武侠 | 推荐 | 文集
 您的位置>>文学天地>>散文>>你的美丽感动了谁——读《人生若只初相见》随感
 
你的美丽感动了谁——读《人生若只初相见》随感
  文 / 晴空
   “人生若只如初见”是纳兰容若《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的首句,阐述了初相见的怦然动心,《人生若只初相见》是一本书的名字,未读时曾揣测,怎样的一本词话才能承载古典的那份优雅?安意如做到了。她是那么年轻,青春的心满溢着对爱情的无限憧憬;而她竟然那么年轻呀,笔力于睿智中透出与年龄不相符的一抹沧桑。两者那么奇妙协和地融乳交融。心旌神摇之余,在猜想——该是怎样的安意如。 
  
    想象中的她定然是两手芬芳:左手描女子的渌波芙蕖,右手写男儿的绕指柔情。 
    班婕妤、鱼玄机、李清照、唐婉......她们曾庙堂起舞、陌头轻歌,微雨中独立、横滨处凝眉,想来想去,只有“风华绝代”一词配得起这些女子,虽说最终都各自归了各自的命运,但试想,如果那个时代没有了你们的妩媚,风情该减弱几分? 
   “我用我的一缕青丝,系住君的万丈柔情”。安眼中的男儿只有用情的深浅,无尊卑贵贱的差别。那玉环声声呼唤的“三郎”,怎忍看娥眉辗转死于马前?只是救不得呀而非不救,这细微的差别足以令太真生下世再结连理枝的祈愿;那个抚绿绮唱《凤求凰》的相如,寥寥数字的家书也曾让人怀疑永恒,“轩车何迟迟”,你最终还是回来了而且再不离开。回来就好——有的时候,爱迟疑的是过程,唯美的是结果;《诗经》里的那个弃妇,缘何行行重行行?只因为她念念不忘初相见时的氓,你抱布贸丝的憨态入心入骨,虽遭见弃我也不怀疑当初你爱我的真。所以说,上达朝堂,下至乡野,总有至情至性在荡气回肠。 
  
    如果沧海枯了还有一滴泪,定是为爱而留,自有那鲛人将之化泪成珠。你说:爱是沧海遗珠。我想:是你那心中流淌出的美丽与哀愁盈握了这沧海遗珠。 
  
    你眼中的女子多是绽放的芙蕖灼灼,其实你又何尝不是一株青莲,盛开在历史之湄,映衬你的是岁月的烟霞。你的文字感染了诗律词韵的水气,转承叠合、丰润无匹。有些词句看似是独立于身外的存在,谁想已融入你的血液里,信手拈来无丝毫牵强附会的痕迹。如写柳永,仁宗的一句“且去填词”断送了他的三十功名,从此后是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羁旅瓦肆生涯;如赞荷花,微风中双花脉脉交相向,似梁间燕子语双双......举之不胜。借你一双慧眼,循着诗词的多情路依次看去,千年只不过是一瞬,那遥远的发生便恍如昨天。 
  
    《吹剑续录》中有幕士善讴,曾较柳永与苏学士。“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岁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当世可还有这样善讴的幕士,告诉我们该是怎样的心境、怎样的姿态来解读安意如的文字?私以为,她的文字歌不得诵不得,有特质的声音怕不能匹配那种蚀到骨子里的清雅。只好于无声中品天籁了,感悟在心海深处的寂静幽蓝。 
   
    太多的美丽已成为过往,而尘世中却又有多少心因了美丽的缺失而结了茧,它们需要有那么一种直抵心湖的酸酸的触痛。幸好呀你出现了。安意如,你就是那个用美丽的文字来感动冷漠的人。
2008/3/17 8:45:25 发表 | 责任编辑:在你面前
本文共有评论 1 篇︱已被阅读过 1541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查看该作者其他文章
向朋友推荐本文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