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回忆备忘录
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别猜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旱冰场。紧张的高中生活,一周难得的一个下午休息对于我们来说是奢侈的,选择去滑旱冰是葛二的主意,因为这样他会有更多的机会顺理成章去牵他心目中女神的手,而我们一帮傻小子不过是灯泡而已。不过我们哥几个却乐此不疲,以后每逢周末都去玩上几小时,也算是放松心情吧。那时候那家旱冰场经常放的就是《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别猜》。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女孩的秘密还只是我们的口头的宣泄,真正付诸行动的也就二哥一人,当然,他是个特例。
再出现《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别猜》是在一张小纸条上。我不知道传纸条是谁发明的,看着满教室的纸条乱飞,起初我是不屑一顾的,直到有人主动和我这个闷葫芦搭讪。
她叫小贤,聪敏、好学、善解人意。《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别猜》给了交往的理由,我领她去迪厅听《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别猜》,羞涩地牵她的手。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犹如一本纯正的小说,我们把记忆的花瓣藏在日记里,然后手挽手,天荒地老。
正是高三时
与小贤的初恋朦胧在高三的日子里。那时候还沉迷于《花季雨季》,还有《正是高三时》,那时候还自信满满地写了上万字的读后感,给他们定位,把自己和他们作比,现在想想,再翻开以前的日记,感慨逝者如斯之余,更多的是对当时的心境的缅怀。虽然现在大学已经毕业了,可每每路过学校,我还是有坐回教室的想法。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好好珍惜,不逃课,不缺课,上课不睡觉,认真做笔记,课前做预习,课后做复习……
断发
小贤剪了头发,我痛心不已,别人都是在考虑长发为谁而留,而她却将已经齐腰的长发剪断了一半。当然我和小贤之间没有任何的矛盾,她只是厌烦了长发,想轻松一下,我也知道她很累。记得当年,班上有三个长发姑娘,一个狂野不羁,一个孤傲清高,只有小贤来得自然纯情,于是我罪恶的黑手就伸向了她,后来小贤笑着对我说,算你傻人有傻命吧。这点我信,我不奢求什么,只求她快乐。
雨飞雪飘
流浪本身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生活,但心灵的流浪却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伤痛,而我正是这种流浪之人。一如十月的流水,我是一只风中褪了色的玫瑰,看着自己的花瓣在风中片片飘落却无可奈何。也似一朵花开,但在季节之外。有些时候,希望自己像风,可以随处的飘。但是究竟飘到哪里?到头来还是为能写出雨飞雪飘的句子而苦恼。
我选择了一件事情,就是坐下来写东西。今天是个阴天,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小雨加雪,应该很有诗意。早晨的风不大不小,坐在屋子里感觉有点闷热。天天晚上嚷着第二天要晨起锻炼身体,可任凭闹表如何嚎叫,我仍沉睡如斯,由于很久不锻炼,现在有些发福,肠胃的消化也不好。尽管如此,我还不听医生的劝阻,一意沉迷酒色。好在还是没有学会抽烟,否则会更加不知东南西北。现在我的生活很不平静,有点烦躁,有点彷徨。百无聊赖,只好傻乎乎地坐下来写东西。我根本说不清楚现在的状态,就
好像此刻窗外的天空,灰蒙蒙的,深邃吗?辽阔吗?或者空洞?我为什么要选择与笔为伍?这种想法让自己焦灼不安,惶惶不可终日。于是开始怀疑自己,怀疑那些狂妄自大的偏执的疯子,还有那些努力工作不被认可的身影。还好,还有音乐与电脑与我相伴,还有小贤不离不弃地慰寄着我。很多次我想打破这死灰般的沉寂,可每次都在现实的咄咄目光下退缩。每天早出晚归,工作十几个小时,小贤卧在我的臂弯说:“我们多说说话吧,每天这样忙碌,回家就睡了,我们会陌生的”我黯然于她的旖旎嘤咛。很多人问我什么时候结婚,我也答不上来,过了年就是我和小贤的本命年,按照传统说辞,这一年是不合适的,而现在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因为存折对于我们来说还只是摆设。那没办法,我只好对不起小贤,让她陪我一起见证年华慢慢老去。
疯子
童年的记忆刻在心上,我想那是我一辈子的痛。从记事开始,我拥有的就是独自沉默,做自己不足与人道的梦。记得那时我五岁,父亲赤脚背着我去找妈妈,边走边告诉我,“一定要求你妈回来”。类似的情形发生在我二十三岁时,爸爸说,“如果没有你妈,咱们这个家就完了”。我的思绪很复杂,说实话,我希望妈妈狠心离开爸爸去过自己没有负担的生活,可是我和妈妈都知道,如果那样,爸爸就完了,就会像计疯子一样,黯然地死在无人的冬夜里,比卖火柴的小女孩还要孤独。
小区的苗圃现在已经花颜逝去,这让我想起家乡杨树上的喜鹊,这种感觉不知从何而来。想起家乡窄街上那个郁郁独行的疯子,唱着他那不知羡煞多少人的情歌,声声悠扬令人感慨万千。站在窗口望见小区外陌生的人们行色匆匆,有很多时候、很多事能勾起我灵魂里的迷惑和幻想。早上醒来静静地躺着、做公车听着身边人谈论各自的喜怒哀乐、晚上静静地看着电视的屏幕就是不愿去睡……
简单震撼
第一次对“妈妈”产生震撼是小学时学校组织看了一场叫《妈妈再爱我一次》的电影,很感人,很多孩子都哭了,当然我也没能摆脱泪腺的征服。妈妈,生我养我,疼我爱我。我是幸福的,咿呀的第一声叫的是“妈妈”,妈妈说这已足以令她快乐一生。到现在我也忘不了“妈妈和狼”的故事,即使听过这个故事已经很多年了。后来爸爸病了,我也才真正地体会到了,原来妈妈真的可以为了儿女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所谓的幸福。
我的父亲母亲
喜欢一个人徜徉在旷野里,感受着那份独享的孤独,看树叶在秋风中纷纷飘零,看冰茬在艳阳下慢慢融化。我记得童年的小屋,每逢雨季都是外面大雨屋内小雨,最夸张的是有一个夏天屋里放了一个大缸,每隔点八就要动员人力去清理存水。雨声和着水声一起滴落到我的心窝。每次于田间耕作,妈妈都会苦口婆心地劝导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不是什么人都能抗的,如果能走出去,就去闯荡闯荡吧”到现在仍然没有住上豪宅,但是,一步步走来,我很知足。常想着把父母也接来,可是实无分身之术
,每次电话里爸爸都要想我打听龙塔的形状,即使我说过很多次,而且说的都是一个概念,他也要让我继续,此时我的心有点隐隐作痛。
想起爸爸妈妈,我能想象得到,在家中的炕桌上,爸爸正苦头冥想他的自传小说,一定很久没有刮胡子了,我仿佛能感觉到他的大胡子在翕动,妈妈坐在地上的小板凳上洗着冬天要替换的被罩,我能看到妈妈越来越多的白发,酸菜一定已经淹完了,也一定买了我最爱吃的粉条等我回去大快朵颐。
从我记事起,爸爸和妈妈就经常吵架,事后爸爸总是求妈妈原谅。我总是偎在旁边一句话也不说,弟弟则帮着妈妈和爸爸据理力争,我知道,如果爸爸上来拧劲,即使加上我也是说不过爸爸的。爸爸是文化人,他自认还是一个才高八斗怀才不遇的文化人,这也就造成了他疯颠一生命运,我很庆幸,爸爸只是间歇性发作。在大学,我特别关注了很多关于间歇性精神病人的案例,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发生在我的身边。爸爸的家庭暴力倾向是我上大学以后才有的,之前无论妈妈发什么牢骚,如果爸爸不顺心也
只是独自生闷气的,可是我上了大学,弟弟去内蒙当兵之后,爸爸开始了殴打妈妈的日子,这是我不能容忍的。这件事情,远在内蒙的弟弟是不知道,我不敢想象他知道了会如何对待爸爸。
莫名的尴尬
二哥从上海打来电话,我们谈起高中时的日子,有一阵我们竟莫名地无语。想起前几天给丽艳打电话也是这样,丽艳快要做妈妈了,我发觉我竟和她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不像以前,天高云淡,时不时还会调皮捣蛋。当时小贤也在身边,好在她把话筒接过去,解了我们的尴尬。她们四姐妹的关系维持到今天我很欣慰,小贤现在是我的爱人,艳华在重庆一切还好,丽艳应该沉浸在母爱之中,小刘也马上就要考研了。想起她们,就会想起我那帮兄弟,初中的,高中的,大学的。我很奇怪一点,我不善谈,不懂人情世故,可我这二十多年的朋友却真的很多,而且有很多推心置腹。我很感谢他们对我的帮助,有了他们我不再寂寞。可是时光匆匆,转眼间,大家就都各自奔波,偶尔的相聚也成了一种奢侈。
不如偶遇
大一时的十·一长假对于我来说是奢侈的,尽管我们是9月开学的,可我还是选择回家,因为我知道,或许田里的活计需要我。那几天特别冷,那也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坐火车,那是一趟慢车,就是人们所说的见站就停的那种,回哈的路上,我遇到了一个女孩儿,长发飘飘,清秀无比,看上去也就十六七岁。小姑娘挺健谈,就连我这个可以走千里路一言不发的人都愿意和她聊上几句,整节车厢都因为她而温暖起来。她的眼睛像水晶一样闪闪烁烁。说起来,我们还是老乡,我和她的表哥是同年级校友,虽没有什么交情,彼此也是知晓的。她问我为什么选择学法律,我答不上来,说实话,到现在,如果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还是答不上来。这也正是我可悲的地方。现在我能想起的她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告诉我,她在暗恋着她的表哥。她还海阔天空地和我谈她和表哥的烟云往事,小时候的过家家……
大山的呼唤
我没忘记,在伊春的带岭。那是五哥的乐土,后来也是我们的,尽管我们只在那里逗留了三天。那是寒假的伊始,我们选择去带岭游玩,天很冷,听说山区更冷,这让生于平原的我惴惴不安。我们是傍晚下的火车,到家的时候早已酒菜满座。五哥的父母上当地有名的杀猪里手,听说我们要去特意为我们准备了猪身上的许多好东西,当然我们最喜欢的大骨头棒,这次我们终于吃到了正宗的、管够的骨棒,很感谢两位老人家为我们准备的足够多,否则,我不敢说我们哥几个会不会像狗一样抢个你死我活。想起以前毫无顾忌的日子,我的心在隐隐作痛。
冬日里的雪山看起来分外妖娆,对于很少见到大山的我充满了诱惑,我仿佛听到了大山深情的召唤般第一个冲了上去。这是一座和六哥家那的山不同的山,我们去尚志是在七月,山路是拾级而上。而这座山是属于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浑然天成,要自己寻找上山的路径,我们每个人手里拿了两个树杈,举步维艰。尚志的山上有座寺庙,大哥、二哥和六哥都虔诚地抽了签,占了卜,而我和老八则选择沉浸湖光山色,不知他是怎么想的,我想我是更卑微于自己的身世吧。在带岭我可以毫无顾忌,我喜欢大自然
,慨叹造物主的神奇。登上山顶那一刻,我们无比自豪,在山头呐喊也充满了激扬。
这次带岭之行感触最深的是: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几个几乎是连滚带爬下来的,全没了上山时的镇定与闲情,更糟的是,下山的时候,我弄丢了小贤送给我的手帕。古典的沉迷
有时候,呆呆地胡思乱想能让我彻底忘却自己和莫名的烦恼。喜欢沉迷于影像的世界里,不愿出来,好像遁世。听关公过五关斩六将就热血澎湃,看北野武的《坏孩子的天空》就莫名惆怅。我很感谢外公教给我很多做人的道理,我仍记得小时候爬在外公腿上听外公给我讲三国时的样子,“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游》”是外公告诉我的,并且告诉我,男儿立世当建功立业,外公还给我讲杨家将、呼家将,给我讲狄仁杰,告诉我黑老包。那时在小姨的央求下,我还能听到“化蝶”、“狐仙”以及“西厢故事”。外公还会偶尔唱上两句二人转,给我们讲“冯奎卖妻”“马前泼水”,还告诫我和舅舅们切不可做陈世美……
相忘江湖
很多人来了又去,很江湖的样子。记得在大学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女同学,特敞亮,也的确很吃得开,但却令两个男生苦闷不已,因为她选择了第三个。班上还有一个男同学,喝酒必醉,喝多了最多的一句就是“是不是哥们,够不够江湖”,之后就大吐而特吐,之后就是再喝。寝室小九也有一女同学,别人都叫她“够江湖”,也的确够江湖,陪几个姐妹出去打了一架,差点被学校开除。当然见过最江湖的当属我们学校的那帮成教子弟,动不动就大打出手,哥们长哥们短地呼来喝去,动则三五成群,甚者两个班就集体互殴。
喜欢沉溺于一个人的江湖,有种情愫,关于寂寞,关于苦痛哀愁,关于欲语还羞的孽雨风情。总把自己想象为漂泊于江湖间的一叶浮萍。友人告诉我,“与其天涯思君,恋恋不能相舍,莫若相忘于江湖,仗剑天涯。”,我也试着把自己的这种情结,相忘于怒马西风,相忘于醉生梦死,相忘于夕阳残照。
糊里糊涂混春秋
在谈到我个弟弟的名字的由来时,爸爸总会笑着说,我不希望你们有大出息,将来能像我一样当个乡村老师,能自己支撑起门户我就知足了,你们哥俩就糊里糊涂混春秋吧。虽然我和弟弟的名字扯上了“春秋”,可我们却十足是冬日里的娃娃。妈妈还告诉我,我小时候没有奶水,基本上我是吃胡萝卜长大的。这一点我深信不疑,小时候我也特喜吃胡萝卜,每年家里的园子都会专门为我开辟一块地种胡萝卜,直到我十二岁那年的秋天,由于一次性吃多了胡萝卜而狂吐不已,之后就在也没吃过胡萝卜,家里也不再种了。都是酒精惹的祸
我十四岁,一口气喝了八两老白干,孩子王都叫我大王,在自我陶醉中飘飘欲仙,之后昏厥。妈妈后来告诉我,我几乎就变傻了,不过也付出了代价,我的左眼因为酒精麻醉视力几乎为零,好在,在外观上看和正常并无二致。
何必曾相识
在小酒馆,和一个湖南来的学子聊天。看得出,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他很孤独,他告诉我,他的少年生活很美好,可是在高中时交友不慎,打过架,捅过人,现在已经没有自信去交什么样的朋友。他很健谈,尤其谈起金庸、古龙的时候更是侃侃而发。遗憾的是他没看过梁羽生和温瑞安的小说。
有一点我们达成共识,《天龙八部》是部很好的作品,而且都喜欢探花郎和阿飞。在讲到萧峰在聚贤庄的豪情时,我们举杯相敬。他的酒量还是不行的,他慨叹于北方人的豪气,并且说在哈尔滨呆了两年后回家时,一个人喝倒了家里的四个人,那是他喝得最多的一次:两瓶半。
直到分手时,我们也没有问起对方的名姓,看来都是性情中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青春》
青春的花开花谢 让我疲惫却不后悔
四季的雨飞雪飞 让我心醉却不堪憔悴
轻轻的风轻轻的梦 轻轻的晨晨昏昏
淡淡的云淡淡的泪 淡淡的年年岁岁
带着点流浪的喜悦 我就这样一去不回
没有谁暗示年少的我 那想家的苦涩滋味
每一片金黄的落霞 我都想去紧紧依偎
每一颗透明的泪珠 洗去我沉淀的伤悲
在那悠远的春色里 我遇到了盛开的她
洋溢着眩目的光华 像一个美丽童话
允许我为你哭泣吧 在眼泪里我能自由地飞
梦里的天空很大 我就躺在你睫毛下
梦里的日子很多 我却开始想要回家
在那片金色的山坡 我要埋下我所有的歌
等待着终于有一天 它们在世间传说
《青春》是我们大学寝室的寝歌,也是我这个五音不全者除了《国歌》和《社会主义好》等歌曲外,唯一能够唱全的歌。由于我对这首歌的执著,故此,我也成为我们寝室对外的招牌,我和大哥在班会上唱《青春》的时候,我能明显感受到女生们火辣的热情。
在那些风清云淡的日子里,我们是仿似偏执的疯子,执拗地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期间,搀杂了成长的躁动与对岁月的感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知少年。有一点纯真,有一点造作,有一点冲动,有一点幻想,有一点可爱,有一点莽撞,有一点轻狂。其实,青春太过匆忙。
只为岁月记逝殇
“一个男人不烟不酒,还能干什么?”
之所以先把这句摆提出来,只是因为我是一个不喜烟不好酒的人。问我还能干什么?其实每一天也就在蹉跎的叹息声中慢慢长大变老,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不过有的时候想一想,或许这就是年轻人的生活吧。失眠的夜也曾尝试着叼起烟卷,但是吞云吐雾之后得到的不是融融惬意,却更加感觉到了一分无奈的苦涩。慨叹时光如风,吹皱了山色,吹逝了岁月,而我们的梦也在这伤怀的季节里飞了。思想活跃的人谁也躲不过冥灵的伤怀,有些宿命,有些无奈。我们都必然要走过时间的桥,桥上流走的是匆匆的岁月,桥下捞起的却是浓浓的记忆和淡淡的情怀。
《沉默的羔羊》
当别人误解我的时候 我总是沉默
沉默对我来说 其实是一种反驳
当世界遗忘我的时候
我一个人过
幸福对我来说 其实是一种传说
当敌人越来越多 朋友都离开我
当爱情变成一种负担 却无法解脱
我不是沉默的羔羊 我有话要讲
给我一点酒 让我有勇气 向你吐露我的悲伤
我不是沉默的羔羊 我也有梦想
当明天太阳升起
照在我的脸上 我一样能散发光芒
羔羊也会怒吼 沉默是一种力量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 在现实中学会坚强
羔羊也会怒吼 沉默是一种力量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 在现实中学会坚强
我不是沉默的羔羊 我有话要讲 给我一点酒
让我有勇气 向你吐露我的悲伤
我不是沉默的羔羊 我也有梦想
当明天太阳升起 照在我的脸上
我一样能散发光芒
在这个城市,我就像个蜗牛,身上背着重重的壳努力往上爬。认识到世界太罗嗦,不分对和错,我依然故我地穿黑黑的衣服,以感恩之心面对恩我愚我,有时候我在想,我可以一人一骑独走天涯,踏着洛水,烈风吹拂我的长发,一如梦想于我。我不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我会的只是用心地写,用心地做。初中的语文老师说我天生忧郁,是个多情的种子,他还给我讲“含泪葬花”的故事,并且说,“可惜了你是个男儿,也许这个世界已经不适合你了”。说实话,当时我根本体会不到他在说些什么,只觉得老师才华横溢,总有讲不完的道理和故事。高中的语文老师是个长满白发的矮个老先生,虽然已经60多岁了,但却全是现代的理论,并不时地给我们讲他的人生。在批复我的作文时,一再告诫我,不可过于沉迷自我。并且告诉我:握紧拳头,你什么也没有,摊开手掌,你拥有的是整个世界。类似的话,我在后来的《卧虎藏龙》中听过。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第一次知道这个词是在周黎明先生的专栏里,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距离至今未能逾越,这是我的悲哀。古有伯雅摔琴谢知音,高山流水成绝唱,今有丹曦浩魄独自愁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