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注册 | 投稿 | 最近更新 | 小说 | 诗歌 | 散文 | 杂文 | 日记 | 论文 | 爱情故事 | 武侠 | 推荐 | 文集
 您的位置>>文学天地>>散文>>纳西古乐
 
纳西古乐
  文 / 山野闲人
                    

   四方街上一群古稀老人用古老的乐器回忆一段古老的历史,在唐宋时期流行的音乐原型竟然在没有曲谱的大研镇里向世界展示着那段厚重的沧桑,讲述着远古时代一个个经典的故事,有幸现场聆听了一场纳西鼓乐队全体成员演奏的古乐,虽然对这种古老的演奏方式很陌生,但通过媒体、流传、以及对宣科传奇般的介绍,从内心真的感觉能亲临现场聆听这个神奇古乐队的演奏,真算三生有幸。
   这是一个在丽江四方街上规模较大,能容纳近千人、有舞台、灯光、音效的一个不算高档的演奏会馆,平均年龄在60来岁的老龄乐队,都是本土的纳西人,统一身着构图奇特的民族服饰,乐器都是钹、鼓、古筝、二胡、竹笛等古老的演奏工具,没有曲谱,没有西洋乐器,伴有很和谐清丽的女声伴唱,有双目失明80多岁的老艺人,有鹤发童颜精神饱满在世界20多个国家演出过的70几岁的老民间艺术家,还有青春靓丽楚楚动人的年轻姑娘,整个演出过程在充满和谐、向往的古曲声中体会一个民族一段文化的沉淀和积累,曲子变化起伏不大,节奏简单、主题鲜明、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道家洞经遗曲,被专家成为音乐的“活化石”,听了一场纳西古乐能从中体会出一种宗教在一个民族中的渗透、体会、演化,能感觉一段历史在时代的冲刷中留下的清晰痕迹,还能感觉中央和边远民族地区文化的融合与记载。
   主持和介绍节目的是一个毕业于国家重点大学的纳西姑娘,纯正的英语配以甜脆的普通话让国内外的听众都能理解音乐的主题,都能感受纳西族人的文明与进步。
在节目进行到快结束时,古乐会会长年近80的宣科先生才带病上台,用诙谐幽默的流利英语给外国朋友介绍纳西的历史与文化,让听众感受到一颗饱经磨难的灵魂如何恢弘与大度,如何充满感激和充溢爱心的去保护、收集这种音乐史上璀璨的明珠,如何让纳西文化走向世界,在他那赢弱瘦削的脸上真能读到一种命运对一个人的锻打和磨砺,是他在二十年的监禁生涯种执着坚毅地挽救民族文化并使之流传一个国家一个世界,在唏嘘感慨之余买了宣科先生的CD和图书,并崇敬地请他签名合影。
2007/10/11 16:48:40 发表 | 责任编辑:在你面前
本文共有评论 1 篇︱已被阅读过 1617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查看该作者其他文章
向朋友推荐本文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