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天地之造化,应万变之方圆;如是,我性。
化万物之精魂,以心泉为鼎炉;如是,我悟。
人们习惯在风里和雨里走过,因为有风有雨会让你感觉凉爽和舒适,甚至会平添不少的情趣。或多或少的淋漓过风雨的人,全都有着同一种感受,那就是披风泣雨的日子也是一种遐意的享受。
就象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感知着日月的轮换,经历着时光的洗礼。人生的种种好比一个大大的商品展示橱,林立着纷繁频杂的一个个商品,有的是希望,有的是愿望,有的是欲望,有的是绝望,当然也有待价而估的......其实在你们选择它们的同时就已经规划好了自己下一站的终点。不同的是,有些人半路下了车,购买了另外的一张车票而已。
我喜欢用四季的色彩去捕捉人们的气息,因为那是最真实的呈现。不一样的是这种捕捉不是用眼睛而是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佛家常说的“一叶障目”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从不想过自己会有什么大的作为,从不奢望幸福可以自天而降;只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平淡些或者是更塌实些。
有些道理我明白的还不算是太晚,年少时的轻狂不能说是完全的遮掩,至少还是收敛了不少。不再以为这个世界是围绕着自己而运行,不再为了一点的意气或是那虚浮的名利去刻意的做作;当你明白了自古承传下来“更替”的含义时,你就不会觉得有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也没有什么是所谓的绝对!
很喜欢朱自清先生的那种“我喜欢群聚,也喜欢独处”的境界,甚至一直愿意去营造这样的气氛。一杯淡淡的清茶,一卷厚厚的书籍,三五好友神诳一翻也算是一种文化沙龙吧!当然争执还是有必要的。我们都有着这样的一种主观的意识,自己认定的事物有着一定的理论或是依据,那自然就有了一种固执的心态,说的好听些是“执着”。就是这样的一个名词往往断送了我们对自然的真理更多的理解和领悟。我并不是说这是不好的,可是为什么我们不能用另外的一种方式去尝试额外的诠释呢?好比冰与水的关系,是水凝结成了冰?还是冰融化成了水?这个答案是见智见仁的。也许什么事物都有着必然的正反两面吧!既然不能绝对的论证,那为什么不去融合?中国历来的“中庸”我想在这个问题上会给我们大家一个比较公正的鉴定;在我的记忆里,自文字有记载的五千年的历史也许就是最好的左证!
在我的眼里一直有着五种人,他们分别代表着四季的颜色和特有的气息!写到这里有人就要问了:“不是五种吗?可是四季只有四种啊?”我亲爱的朋友们,请你们不要着急,耐心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必备的素养;不管你是否赞同,最终时间会给你最好的回答。
先说说这春天出生的人吧,众所周知的春是生命的萌芽是万物的复苏;所以我能感觉到春天青涩的气息,那是一种来源与生命的渴望,也是一份真诚的微笑;春天出生的人是热爱一切的,尤其是对于生命的热爱。他们不追求完美的高尚,却懂得如何去带给人们欢笑。不要小看了这种笑,因为它是发自内心的原色!当你真正的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我相信你会由衷的感觉到一份温馨,一点知心。当然他们也是有着缺点的,他们害怕寒冷害怕孤独,很在意朋友们的看法与感受。这就是春天的气息,我称呼它为“无私”
夏日终归是夏日,是风一阵雨一阵的,夏天出生的人仿佛沾染了这个习性;爽朗、火暴、直白而且嫉恶如仇。请注意并不排除某些土匪、盗贼还有莽汉也同时具备这些因素!夏天出生的人秉性豪爽,喜欢结交各类的朋友,相对的是当他们不在认可你的同时就会决绝的离去;对于生活他们有着澎湃的激情,对于工作他们有着充沛的精力。他们敢爱敢恨,敢做敢当。自古不少的良臣猛将皆属此流!他们唯一的缺点也正是这些优点的集结处。不知道迎合不懂得体会,习惯于用自己的思维去规范这广阔的世界。和他们做朋友你们必须具备秋的柔韧,与春的谦卑!这就是夏天的气息,我称呼它为“狂放”
秋天的到来,往往伴随着萧瑟的寒冷,那是预示着从温暖至寒冷的一个过度;诗人们眼里的秋是多愁的是忧郁的也是绵绵不断的!农家们的眼里,秋是金黄的是丰收的也是休闲的前提。两者之间的落差是如此的巨大,当然也就注定了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息。在我的眼里,秋是静默的是柔韧的,犹如白藕与绿荷之间地弦丝,缠绵交织,箭不断理还乱!和秋天出生的人做朋友,你要学会倾诉,因为他们是最好的聆听者,能缓解你长久以来的疲惫;光是这样是不够的,记得一句话吗?付出和得到应该是平等的,这就是秋的格言。他们寻求的是公正,即使时间再漫长他们也会默默的等待!这就是秋天的气息,我称呼它为“韧漠”
想到了冬天,我就想到了海;也许在彼此的生命中,冰与水是如此的相近吧!也许我本生就是诞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夜开始渐渐地沉下去,沉成了一片寂寞的海。推开窗户,我的目光眺望这一望无垠的暗海,子夜以后整个世界都已经安祥地睡了,我也躺在床上想进入一个我愿意遭遇和沉醉的梦境中去,远远的海潮拍岸而来,惊扰得我心里惶惶然不能安睡。原以为失眠不过就是那么一两个晚上偶然的事情, 然而现实的遭遇让我不得不承认这种处境的尴尬!再醒事以后,没有过塌实的感觉!一直以来习惯了用一副冷酷的行囊去包裹自己的所有,乃至情感!
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我绝对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悲观主义者,我只是喜欢冷冷的打量这个世界和一如既往的人生。绝对的冷静下潜藏的是炙热的情感;而人的有些秉性是与生俱来的,也是后天很难以改变。从不曾遇上什么或悲痛或兴奋的事来刺激我敏感的神经。很多时候我喜欢安静,环境的安宁和心的安宁。只有这样我才能够更好的去对待生活,冷静的处理工作,淡漠的保持着与朋友们如水般的交往。我习惯了冬天的气息,我称呼它为“寂静”
而对于第五种人,在我的印象中从来没有真正的出现过,却又无时无刻沁透着我们的生活;他们是无色的,是为了生存而生存,为了变化而变化的;他们就是我们,我们也是他们!他们的出生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造就的,他们的经历是因为规则的肯定而运行的。这就是真实自然的“道”,对于那些玄之又玄的理论我不去做过多的描述与探讨!我只想告诉你们,每个人生活就是一个“道”,只有认清了自己,明白了需要,那么你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
我们用不同的色彩去渲染相同的天空,于是天空就有了颜色;
我们用不同的视觉去捕捉相同的世界,于是世界就有了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