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注册 | 投稿 | 最近更新 | 小说 | 诗歌 | 散文 | 杂文 | 日记 | 论文 | 爱情故事 | 武侠 | 推荐 | 文集
 您的位置>>文学天地>>杂文>>回忆录·我的人生片断17
 
回忆录·我的人生片断17
  文 / 泓湖
  在一场铺天盖地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狂潮声中,我随着支工支左的队伍,拖着板车,卷着行李,来到了县阀门厂。不是到工厂当什么工人,那个时候要能当得上工人,那才叫祖坟被扒动了呢。农民到工厂,干的也是工人不愿意干的苦力。几幢待建设中的厂房,全靠我们这些人来挖地基,哦,也是拖土挑土的活儿。平均每天每人六个立方的土,要从地底下挖出来,装上板车拖到百米开外的地方,平整夯实。而且所开挖的地基,也要平平整整,便于建厂基,不象现在建厂房,有的是那些随心所欲的机械,75年这些机械还少得可怜。我们一行有8个人,分成两组。一组挖土,一组搬运用于建房的设施,轮流换班。8个人中,除了一个年龄有近50岁和我只有十几岁外,其他人全部是近三十岁的壮劳力。全部是从各生产队选调出来的。别看我只有不到17岁,经过一年多的劳动锻炼后,已基本能算是比较硬的劳动力了,而且选调这些人支工,完全是从品质上,从做事的认真程度上,挑选的。
  轮到我和另外三个人换班搬运了。我们一组的搬运是八个已焊接好的钢架八字梁。这些八字梁是斜靠在一间厂房山墙外边的,要把它们一个个平放下来,再抬走到指定地点。这种八字梁,许多人知道,是横架在厂房内空上支撑屋面的三角形钢架物,单梁重约几百斤。只能是四个人抬了,一人在三角形的顶端,另两角一点一人,中间一人掌握平衡。我就是中间的那个人。已经抬走了五个,这是第六个了,搬运过程进行得很顺利。到这第六个时,没人任何人会怀疑这梁在原来靠墙放着时有什么问题,按照前面的操作,两人在两边分别撬动,两人在中间顺势接应,然后再慢慢放平在地下。谁知,事情就在一刹那出现了。当我们全神贯注已经差不多要到平放时,谁也没看见下一个八字梁也已经随后翻倒了。说时迟那时快,一眨眼功夫,我已经被随后紧翻倒的八字梁给重重地压在了前一梁的下面,幸好这八字梁中间都是空的,我的手臂仅仅被揭去了一层皮,胳膊被撕了个口子,登时血流如注,我还没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人已经昏过去了。待我醒来是时,已经躺在了阀门厂的医务室里,正在缝伤口,医务室的地面,到处是血迹。
  哦,第一次大难不死。躺在阀门厂的工棚里,足足有十多天不能去干活。
  也许,这十多天也对我的人生起了很大作用,在这十多天里,我第一次完整地有幸接触到了一部非常有意义的书,那就是《红楼梦》。
  说起来也有些戏剧性,这样的书籍,在当时,已经是完全被禁止的毒草,没有特别的机会,是难以找到这样的书籍的。
  阀门厂有我们湾里的一个人,当兵复员后被安排在这厂做检修工,让全湾人无比的羡慕。他的妹妹和我同年,人称八姐,在家排行老八,也有着杨门女将小丫头排风的性格。后来我和她一起参加高考,也就住在阀门厂这哥哥家,我考上了,她却落榜了,这是后话。她这哥哥叫德志,对任何人都很好,尤其是对从湾里来厂做事而受伤的我,更是关怀倍至。我在工伤期间,他就在厂里帮我找些书籍,其中就有我一直想读而得不到的那本繁体版的《红楼梦》。
2007/7/26 22:23:20 发表 | 责任编辑:在你面前
本文共有评论 1 篇︱已被阅读过 1922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查看该作者其他文章
向朋友推荐本文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