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书本的时候,伴着一杯香茗,我忽然的发觉读书给了我灵动的生命,但周围少了花草,也就少了充满生机的绿。
我有闲情,但没雅趣,或者说生性懒惰,不招惹高贵的牡丹,不喜欢哭泣的百合,不亲近骄傲的玫瑰。朋友说吊兰适合我,说它清雅,是自然的空气清新剂,多养几盆,让书房成为一个小小的“氧吧”。我心动了,剪来几根茎蔓,扦插在肥沃的腐殖质土壤里,我期待着吊兰抽出新绿,可是一连几天,都不见它有什么动静,朋友说给它点水,然后瞧瞧,我狠狠的灌了它,没有想到给点水分,吊兰就会灿烂,新生的小芽,鹅黄,嫩绿,探着脑袋,听我爽朗的笑声。
朋友说吊兰喜好温暖湿润的环境,可是西藏的冰冻期偏偏太长,太阳照不到的地方,真的是“高处不胜寒”。我生怕它冻着,思去想来,最后决定把它放在电脑的旁边,显示器散出的热量就能给它足够的温度。吊兰知我心。伴我读书的日日夜夜,它能听懂《睡莲》曲的凄美,也能领会《再别康桥》诗意的涟漪。得意洋洋的生发着《春》的生机与活力。
渐渐地,从叶腋中抽出的匍匐茎,蜿蜒着垂下来,既刚又柔,各个茎端又昂生着粗粗细细的新藤,看书累了,休息的空当,给它洒些水,吊兰似乎抖擞了精神,顿时翠色如洗,微风吹过,枝叶飘摇,荡漾一屋的葱郁。把鼻子凑近一些,想捕捉点什么,可它像个姑娘,藏娇羞色。然而,不经意间,它却散淡着幽幽的香,脉脉含情,又妙不可言。
如今,瀑布般的绿悠悠的生长着,可它“清雅淡无声”,却拼命的向我展示生命的颜色,我又怎么能不倾注我的关爱之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