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了一天的活儿,我和家人沿着乡间的小路散步,慢悠悠地走着,说点俏皮的话。晚风吹过,一身清凉。忽然,侄女高兴的说:“看啊!叔叔,快看啊!”我惊诧得找不着北。然而她认真的指着天上的流云,告诉我头顶的那朵最像家里的哈巴狗。我禁不住的笑了,拍拍她的头。落日的余晖映红了我们兴致高涨的脸,习习的凉风吹走劳作的疲惫。我努力找回儿时吹口哨的心情,还有小时候宁愿光着屁股也不要新衣,却不做作的乐趣。为什么不这样呢?王尔德早就说过,幸福是生活的唯一目标,无论什么都不如幸福那般悠长。
然而,我时常听到有人抱怨,生活就像一条趟不过去的河,浑浊而不知深浅,一不小心,人会陷入泥潭或流进旋涡,生活在他们面前似乎处处是险滩。即使不是,幸福也不会来得那么自然。
幸福需要给予。“我想获得幸福,但是我只有使你幸福了,我才会得到幸福……”意味深长的歌词一定将不少人的心打动。的确,有很多人是这样做的,要不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男人心甘情愿的对女人献殷勤?你会说如果不这样,又怎么可以得到心仪已久的女人。不错,要让自己幸福就要给心爱的人全身心的呵护。追求幸福,不可以守株待兔。主动的付出,有点像在银行里开帐户,情感要适时的存入,一丁点的利息,或许才是我们想要的幸福。不过,诚恳的态度和不吝惜的给予才是获得幸福的维生素。
幸福需要宽容。生活中,亲情、友情、爱情编织着我们人际交往的关系网。宽容应该是这张网的纲,纲举自然目张,人会幸福的成长。然而,心理学家说,人们有一种倾向,喜欢用他们的反应来判断别人的反应,更可怕的是,这会成为不理解他人的障碍。偏偏有人就这样,考虑问题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你除非和他一个模样,否则是不受欢迎的对象,如果你也小肚鸡肠,恐怕问题没得商量,弄不好,一台戏要对着唱。宽容他人也是为自己着想,和自己过不去的人,生活里没有阳光。
幸福需要知足。人们常说“知足常乐”。很多人把它当作人生的信条,身体力行,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谐和。他们要的不多,心里的欲望不会过度膨胀。他们辛勤劳作,即使三分的耕耘换来一分收获,也让人乐呵呵。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请不要埋怨这是脑袋不开窍的错,有多大的气力,干多少活儿,能跳一到桃,力所能及,付出应该有回报。不坑蒙拐骗,不巧取豪夺,知足的人对幸福有独到的把握,标准不高,内涵是溢满嘴角的微笑。
其实,幸福是一种习惯。家庭是成长的摇篮,在这里累积对生活的情感;社会是人生的熔炉,在这里挺直了做人的腰杆。渐渐的,人也养成了一种习惯。习惯了忍受苦难,才发现心中虔诚的信念;也习惯了享受,才尝到幸福的甘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