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注册 | 投稿 | 最近更新 | 小说 | 诗歌 | 散文 | 杂文 | 日记 | 论文 | 爱情故事 | 武侠 | 推荐 | 文集
 您的位置>>文学天地>>小说>>聘任
 
聘任
  文 / 砭石
    七月流火。
    市直单位要搞聘任了,B单位分了一个指标儿。
    B头儿亲自把关,考虑了张三李四,考虑了王五孙六,没有合适的人选。
    上回的事儿对B头儿触动很大:班子会上都研究过了,分流新来的小王到B的直属单位——那个偏远的分厂上班儿。散会后十分钟不到,没等公布结果,市里就来了电话:“啊呀,小王这孩子刚来乍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多关照,到分厂上班儿有一定困难……其实这孩子的本质还是好的,素质也不错……”
    “有个鸟儿的困难,”大伙儿说。结果还是没去成。
    搞聘任更是个难事儿,弄不好是要出乱子的。问题还在于单位里的人不多也不少,一个萝卜一个坑,好多工作都是兼着干。按理说下去一个人也不是不可以,工作还可以再兼,问题是让谁下,而且绝对不能留后遗症。
    B头儿决定慎重运作。
    开聘任大会的头天晚上,单位老王去了B头儿家,一席话说得B头儿直摇头。
    空手儿去空手儿归,肯定不行。
    对老王来说,聘任整整早了半年。
    第二天,B头儿就召开了全体员工大会,讲清政策,亮明情况。完了B头儿让大伙儿拿主意。这个担子总不能让当头儿的一个人担吧,伤人的黑锅也不能光让领导一人背。
    大伙儿就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什么年龄学历啦,什么考试考核啦,说啥的都有,最后选择了述职打分儿的折中办法。
老王挤在会场一角儿,一言没发。
    B头儿当场拍了板。
    接下来的几天,是B头儿家里最热闹的几天,忙忙乎乎。
    十天的工夫大伙儿像是整整过了一个世纪,盼结果就像盼一场暴雨。
    述职打分儿定在了星期日上午。
    说好了的,媳妇没生孩子老娘没死就不准请假。其实到了动真格的时候,既便家里真的死了人也雷打不动会来,聘任关系去留。
    可老王偏偏没来。
    定的让老王负责操作,缺了老王怎么行!
    打了几次电话,派了一次车,连老王的人影儿都没捞着。
    B头儿心里火烧火燎。不单单因为老王是厂里的技术骨干,不单单因为老王是副厂长,更不单单因为老王是他B头儿的救命恩人!
    临时选的负责人,当场打的分儿。
    述职打分儿的结果,老王的分儿最低。
    真不知该怎么跟老王说,想起老王退休的事儿,B头儿头就痛。
    老王是外地人,早年参军,复原到B地,娶了B地的女人,生下B地的男孩儿,千斤重担一人挑。岁月轮回,男孩当了军医,每月旱涝保收地寄些钱回来。每收到信件,老王就手舞足蹈。老王壮如牛,在单位里寡言少语,这种性格的人单位里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唯一与他们不同的是,老王是业务尖子,B单位的工作一直名列市之前茅,老王功不可没。老王是老臣,按年龄算,到年底才够退休。老王有个病瘫多年的老伴儿。同事所知道的老王就这么多。
    聘任完毕照例补休了双休日。
    上班儿后知道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老王老伴儿住进了市一院。B头儿驱车去了市一院。
    从医院回来,B头儿就召开了全体会议,会上,B头儿给大家讲了老王的故事。
    他庄重地述说了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老王怎样从死人堆里将他B头儿拖出来,他们怎样相依为命来到了B地,老王的老伴儿怎样得了病,老王怎样把独生儿子送到了军队当医生,儿子怎样牺牲在抗典斗争中……这次聘任老王怎样要求把指标让给自己……老王老伴儿害的是眼病,双眼几乎失明……
    一个同事忽然说,老王有好长时间没收到从部队寄回的信了,最后一次收到信时,老王还兴高采烈地说娃儿上前线抗典了……老长时间没收到信,老王还说等两天他要以儿子的口气写封信,念给病瘫在床的老伴儿听……
    听完,B头儿带上亲自整理的老王的事迹材料去了市里。
2005/10/25 10:59:16 发表 | 责任编辑:在你面前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746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查看该作者其他文章
向朋友推荐本文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