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小学二年级的时间,我见同学家有一本厚厚的《中国民间故事选》,信手拿来翻了几翻,竟被那故事吸引住了。怯怯地向同学的妈妈借阅,她不放心地看看我,说:“愿看,你来这儿看吧。”我恋恋不舍地放下书,跑回了家。此后,放学后的第一个目标,也是唯一的目标,就是那个同学家。来不及放下书包,就那么斜挎在肩上,站在炕前,看个没完没了。主人往往会说一声:“坐下看吧。”然后与别人相视一笑,我那时猜不透她笑的含义,或许是赞赏,或许是讥笑,我弄不明白,只感到自已羞红了脸,怯怯地找个凳子坐下,眼一接触书本就又忘了一切:神奇的巫婆、美丽的仙女、狠心的后妈、可怜又可爱的小姑娘,我的小小的情感随着故事的变化而变化,我的泪渗透了小姑娘逝去的灵魂。离开那本书,只感到无所依托,睡梦中还在重温那些故事:淘气的小男孩、勇敢的七兄弟、仁义的大蟒蛇 ……可惜的是,在我还没看完的时候,同学的妈妈就笑咪咪地告诉我她已还了人。那时节,我的失望是难以言表的。我若有所失地跨出同学的家门,内心里恨恨地骂着那个狠心的妈妈,她竟如此吝啬,不肯借一本书给我,发誓再不踏进她家的门。现在想来,那种怨恨多么没有缘由,谁又肯把一本借来的书借给一个与炕沿差不多高的孩子?而且,哪个大人又能懂得渴望读书的孩子的心境呢?
从那本书中,我懂得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小小的心灵为美善所激励,被恶丑所激愤。那时虽不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道理,却从此热恋上了书,我读我能找到的所有的书,无论是什么内容。我感谢那本书,《中国民间故事选》,它是我走进书本殿堂的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