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注册 | 投稿 | 最近更新 | 小说 | 诗歌 | 散文 | 杂文 | 日记 | 论文 | 爱情故事 | 武侠 | 推荐 | 文集
 您的位置>>文学天地>>小说>>2008.东莞行
 
2008.东莞行
  文 / 王天鹏
                                                                     笔者的话
飘泊在他乡的人们,都怀揣着一个梦,那就是有朝一日衣锦还乡。
在现实面前,成功不可能时时眷念着你,当然,失败也不是永远的照顾着你,但更不是所有的失败都具有悲剧的壮美。
这里的我,只能是成千上万务工者中的一小卒,我的经历比起他(她)们来说是不足挂齿,小乌见大乌罢了,也许并不可相提并论,为此,只想将我的打工经历调制成一个小小的缩影,以飨准备南下或北上的你阅读,有所帮助。
成功和失败是一对孪生兄弟,跌倒并不可怕,站起来继续向前你就是成功,朋友,您准备好了吗?
一、 邂逅东莞
    屈指数来,南下打工至今不知不觉度过了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弹指一挥间,却是我人生里程中最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岁月。每当静心独处,闭眸回首时,一滴液体从我的脸上悄悄滑落......
  “在东莞下车的老乡,东莞马上到了,请拿好行李,准备下车————”。 在车主的叫声中,我迷迷糊糊地醒来,又在睡眼惺忪中走下车,一看表,还是深夜的两点钟。只见东莞汽车站内人头攒涌,比起家乡的车站可人多着哩,我在心里感叹着。
    在家乡时电视上见到的莞城,是那样的喧哗和繁荣,此时,她犹如羞涩的少女,躲在黄色的灯光下,显得是那样的寂静。
初到东莞的我,此时也分不清东西南北,于是与在车上认识的两个老乡找到候车厅的一个角落,背靠着背包席地而坐。与其说是认识,其实就是给对方递上两支烟罢了,因为他俩中有一个曾经在东莞打过工,认识路。两天两夜的长途坐车,此时我那散架的身子骨如释负重......
乌江边上,三间瓦屋被四周争相开放的桃花拥抱着,老屋矗立在花的中央犹如凯旋的战士佩戴着花环。这时,父亲搀扶着母亲颤威威地从屋里走出来,父亲布落老茧的手接过我手中的行李箱,已经缺了两颗门牙的母亲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拉着西装革履的我,打量了许久,直夸:“长胖了,长胖了”。
父亲吧嗒吧嗒地抽着那根跟随他多年用竹根做成的烟斗,问起我在外面的世界。母亲手里纂着我几年的积蓄,右手食指沾着口沫高兴地数着:一百、两百、三百......
“起来起来,打扫卫生了”!这突然的一惊,我如落魂似的睁开了眼睛,一个好似《水浒传》里的“三寸金”,拿着扫把和撮箕凶神恶煞地站在眼前。我再环顾身边,那两个老乡是何时走的也不知,一摸身后,还好,背包还在!
南方的春天就是来得早,春节过后的莞城,没有丁点冷的感觉,男人们穿着短袖衬衫,女人则一身连衣裙,悠闲地穿梭在街道。
城里人的生活真好,脚上没有泥土,住在高楼大厦,没有被柴禾烟熏,山里来的我带着羡慕的眼神,走在莞城街道,两眼搜寻着是否贴有招聘启事。其实,每次见到一张招聘启事都让我激动不也,但又一次次失望。最后才明白几乎所有的招聘广告都有一个通病:大专、本科以上,再加工作经验等于女孩子足也!而摸自己的包里只有一本高中毕业证,为这本证在家乡的县城中学三年,老父亲卖了一头牛仔和三头大肥猪,老父亲常对我说,娃,只要你读,我和你娘再苦再累,哪怕有一天砸锅卖铁也要你读......
三分之差使我与仰慕已久的师范大学失之交臂,记得那天我回到家时已经是晚上了,天空淅淅沥沥地下着雨,从县城坐车到乡场上有七十二公里,再到家里有一段崎岖的山路,山路泞泥不堪,平时这一段路只走一小时,可是那天我不知走了多久也记不清了。一束手电光由远及近地向我走来,那是父亲的手电筒,只听父亲说了一句“晓得是你今天要回来,我早点去乡上接你”,我知道那是父亲在自责。
“我和你娘合计了,再等一个月就将那窝猪仔卖了,给你去省城读大学的费用”......
父亲再说些什么,我也听不进去了,脑海里一片空白。
后来当父亲端详着这本小小的毕业证时,只说了一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其他的也行”!
......
“资本”不雄厚的我,偶遇招聘的工种适合时,可惜又是男儿生!无奈,只好在心里祈祷,继续在东莞的街头寻找生存的希望,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也不放过。
(续)
2013/6/17 15:35:52 发表 | 责任编辑:在你面前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1397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查看该作者其他文章
向朋友推荐本文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