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注册 | 投稿 | 最近更新 | 小说 | 诗歌 | 散文 | 杂文 | 日记 | 论文 | 爱情故事 | 武侠 | 推荐 | 文集
 您的位置>>文学天地>>散文>>回家
 
回家
  文 / 古影
    已有好几年没有再回家乡看看了。因为单位业务正处于淡季的关系,我总算是拿到了一个月的假期,一种归乡的冲动便也油然而生了。临行前的那一晚,我彻夜未眠,也不知道家乡如今到底变成什么模样,家门前的那些小土坡大概早已搬掉了吧……
    在火车上苦苦挣扎近30多个小时后终于到了当地的车站(县站),估计身上的骨骼肯定是有几根接错了,稍一动作身上便吱吱作响,腰酸腿痛,不过比起归来的喜悦那太不值得一提了。我特意在县主要街道遛达了几圈,眼前所见所闻着实让我惊讶不已:一排排形状炯异的高楼、商场、大排档分布得错落有致,街心花园的喷泉直上九霄,县政府旁边的花市顾客如栉,人民路上的车辆呼啸而去,服装专卖店里人声鼎沸,疯狂的摇滚乐此起彼伏,前方“XXX俱乐部”施工基地轰声隆隆……俨然一派超现代气息。我顾不着迷恋,匆匆蹬上了归家的小三轮。
    因为交通不便的原因,下车后还有七八里山路要赶。真是天公不作美,刚才还好好的天忽而又飘起了大雨来。愈是往前走鞋陷得愈深,黄得发红的积水不一会儿便将脚包围得严严实实,裤腿也给泥泞染的变了色,用“跋千山,涉万水”来形容我的归程一点也不为过。路旁的田地不知是无人问津还是别的什么原因,绿油油的杂草几乎齐腰深。当年的村落依旧重现于眼前,石砌矮房散乱地分布着,雨水哗哗地从那堆满青苔的灰瓦上疾速坠下。雨水打在我的脸上,冰冷冰冷!
    说来也巧,我到家的那天正好是邻居家闺女映霞定婚的日子。映霞比我小7岁,长的挺标致。高考那年她落榜了,虽然事后她一再要求复读,可她家里横竖不同意,她妈说女儿家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将来不还是人家的人。她也只有认了,接着便开始了她的打工生涯。据我妈说,前几日给映霞牵红线的人后脚刚抬出去别人前脚便踏进来,络绎不绝。这不,最终她爹妈千挑万选总算是看中了一个在外面做包工头的。我也只能深深地祝福她了——这个儿时曾同我打过闹过的小姑娘。
    有时我真觉得自己挺奇怪的,身在异乡总想着归来,说得冠冕堂皇点便是乡愁,可一旦你真的回到了曾养育过你的那块土地,却又觉着一切都不怎么样。“涛声依旧,就这样重复昨天的故事”。哎,还是毛宁的那首歌经典。闲着无聊,便径直上村小学走来。
    见到当初教我的那些老先生们着实让我兴奋了好一阵,可不一会儿又觉着有几分忧郁。那天招呼我的是老校长。老校长姓孙,教语文的,听说他有眼病,到了黄昏便什么也看不清。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稍显得有点激动,“回、回来了啊!还好吧?”我忙答礼道“还好还好,老先生,您身体安好啊?要多注意身体呀!”寒喧一阵后,他便带我在校内到处走走,因为委实用不得参观一词:校舍依旧,只不过在外墙上抹了一层石灰,教室里面暗得很,若是碰上阴雨天,坐在后排的人戴上望远镜都不一定能够看清黑板上的字。操场中间的那棵枫树居然还在那儿,稀稀疏疏的几片叶子,树干虽粗可已被虫蛀得千疮百孔,乍一看,活似一气将断而未断的寡妇。“老校长,这树您怎么不叫人给处理一下,也让孩子们多一点空间玩耍嘛,再说,晚上走路一不小心会撞到的。”我指着那枫树说道。“哎,不行的不行的,弄掉它会伤风水的,不利于孩子们,还是留着的好哇。”我心一震,转念又应和道,“是吗?”
    离家的那天,天依旧沉闷,云很厚很厚!
2004/10/12 11:19:39 发表 | 责任编辑:在你面前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694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查看该作者其他文章
向朋友推荐本文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